[发明专利]表面改性的双组分聚合物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4733.9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彭宏;R·E·佩伯;E·N·尼克博克;J·J·I·范邓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泊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改性 组分 聚合物 纤维 | ||
1.一种具有增加的表面粗糙度的双组分纤维,其包括:
包括聚烯烃的第一聚合物;和
包括第二聚合物和填料的复合材料,双组份纤维具有通 过在热粘合条件下共挤出第一聚合物和复合材料形成的皮/芯构造,皮 包括复合材料,芯包括第一聚合物,且其中复合材料形成一个层,该 层形成至少一部分的双组份纤维表面,且其中挤出之后,填料的平均 粒度大于由复合材料形成的层的厚度,
其中掺合第二聚合物和填料以形成所述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复合 材料组成纤维的1-2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聚烯烃是均匀支化的 聚烯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聚烯烃衍生自至少一 种选自以下的单体: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 戊烯、丁二烯、环己烯、二环戊二烯、苯乙烯、甲苯、α-甲基苯乙烯或 其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弹 性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弹性聚合物选自均匀 支化的聚烯烃,二嵌段、三嵌段或多嵌段弹性共聚物,聚氨酯,聚酰 胺,聚酯,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聚烯烃衍生自至少一 种选自以下的单体: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 戊烯、丁二烯、环己烯、二环戊二烯、苯乙烯、甲苯、α-甲基苯乙烯或 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填料选自硅石、氧化 铝、碳酸钙、二氧化硅、粘土或其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填料包括碳酸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填料用增容剂包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增容剂是硬脂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复合材料组成纤维 的5重量%至15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填料组成复合材料 的1重量%至25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填料组成复合材料 的3重量%至15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填料的平均粒度为 0.1至20微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填料的平均粒度与 复合材料层厚度之比大于1且小于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填料的平均粒度与 复合材料层厚度之比为1.2至1.8。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
其中填料颗粒中心至中心的距离(L)与填料的平均粒 度(d)之比
a)当平均粒度小于1微米时,为3至6,或
b)当填料的平均粒度为1微米或更大时,为2至4;
其中中心至中心的距离(L)计算为等于(0.8/αav)1/2d,
其中αav是颗粒体积百分数与聚合物基体体积百分数 之比。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纤维是弹性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分纤维,其中纤维是交联的。
20.一种制品,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47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获取的眼睛的图像中定位表示虹膜的像素的方法
- 下一篇:风力发电用自适应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