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α-烯烃组合物中控制分子量分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6152.9 | 申请日: | 200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6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P·D·胡斯塔德;R·L·库尔曼;R·D·J·费勒泽;T·T·温策尔;J·N·科尔特三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4/659;C07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泊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烯烃 组合 控制 分子量 分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乙烯/α-烯烃共聚体组合物的组合物和方法。更特定地,本发明涉及生产具有控制分子量分布的乙烯/α-烯烃组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成本有效的方式生产具有控制分子量分布的乙烯/α-烯烃组合物是理想的。对某些例如用于天然气、下水道、采矿等的管的用途来说,特别是具有多峰型(两种或两种以上峰型,其中这两种情况下可互换地指双峰型或多峰型)分子量组成分布的乙烯/α-烯烃组合物通常是理想地。同样,某些用途可需要其中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体组合物的低分子量部分具有比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体组合物的高分子量部分高的密度的组合物。不幸地,目前为止可获得的方法不能有效和生效地控制具有所需密度和分子量结合的组合物中的分布或结果。
发明内容
已发现产生分子量分布有效控制的新方法。有利地,可设计本发明的方法以产生其中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体组合物的低分子量部分具有比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体组合物的高分子量部分高的密度的组合物。同样,可在单聚合反应器中和/或使用单催化剂生产乙烯/α-烯烃共聚体组合物。新型组合物通常可由上述方法生成。所述新型组合物包含具有多峰型分子量分布的乙烯/α-烯烃共聚体组合物和一个或多个具有等于大约((预-催化剂的芳香基或烃基-配体的分子量)+28+14×X)的克分子量的分子,其中X表示0至10、优选0至8的整数。
附图说明
图1-14是一系列解释共聚反应中多位点性能的幻灯片。
图15-19分别是由实施例4、6、12、14和15生产的聚合物的微分量热法扫描(DSC)。
图20描述了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图21描述了辛烯摩尔分数对高分子量聚合物分数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性定义
如果且当用于本文时,下列术语应具有用于本发明目的的给定含义:
“聚合物”表示通过聚合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制备的聚合化合物。通用术语“聚合物”包括术语“均聚物”、“共聚物”、“三聚物”和“共聚体”。
“共聚体”表示通过至少两种不同类型单体的聚合制备的聚合物。通用术语“共聚体”包括术语“共聚物”(通常用于指由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和术语“三聚物”(通常用于指由三种不同类型的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它也包括通过聚合四种或四种以上类型的单体生产的聚合物。
术语“多-嵌段共聚物”或“多嵌段共聚物”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优选以线性形式,即,包含关于聚合乙烯型官能度首尾相连的化学区分单元的聚合物,而不是以侧链或接枝形式连接的化学相异区域或链段(称为“嵌段”)的聚合物。在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中,嵌段有不同的包含于其中的共聚单体的数量或类型、密度、结晶度的量、可归于该种组合物的聚合物的微晶大小、立构规整度的类型或程度(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区域规整度或区域不规整度、支化的量(包含长链支化或超支化)、均一性或者任一其它的化学或物理性质。通过多分散指数(PDI或Mw/Mn)、嵌段长度的分布和/或归因于生产共聚物的独特方法的嵌段数目的分布的独特分布表征多-嵌段共聚物。更特定地,当用连续法生产时,多-嵌段共聚物通常拥有1.7至2.9、优选1.8至2.5、更优选1.8至2.2且最优选1.8至2.1的PDI。
在下面的描述中,本文公开的所有数值为近似值,不管是否使用了“大约”或“近似”与其相连。它们可在1%、2%、5%或有些时候10至20%变化。不论何时公开了具有下限RL和上限RU的数值范围,任一落于范围之内的数值为特定公开的。特别地,下列范围之内的数值为特定公开的:R=RL+k*(RU-RL),其中k是以1%增量的1%至100%范围内的变量,也就是,k为1%、2%、3%、4%、5%、…、50%、51%、52%、…、95%、96%、97%、98%、99%或100%。此外,任一通过如上所述的两个R数值定义的数值范围也为特定公开的。
根据ASTM D792测试“密度”。
在190℃使用2.16kg的重量根据ASTM D1238测定包含乙烯作为聚合物中主要组分的聚合物的“熔体指数(I2)”。
在230℃使用2.16kg的重量根据ASTM D1238测定包含乙烯作为聚合物中主要组分的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61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