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流电路及三相整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6377.4 | 申请日: | 200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大口国臣;榊原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7/12 | 分类号: | H02M7/12;H02M3/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电路 三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流技术,尤其涉及称为多重整流的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逆变器设备的普及,整流器的负载引起的高次谐波发生量有增 大的倾向。因而,伴随高次谐波电流,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电容或变压 器过热或者破损的可能性提高。因而,要求对根据三相电源获得的整流 电流的高次谐波进行抑制(例如JIS标准JISC61000-3-2等)。
通常的三相整流电路中,电流波形在一个周期中出现6阶。一般,n 阶的电流波形中,高次谐波中次数最小为(n-1)次。并且,由于高次谐 波分量相对于基波为1/n,因此,显著出现5次、7次的高次谐波。
因而,抑制高次谐波的技术已被提出,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2和专 利文献1中有所介绍。它们采用称为多重整流的技术,在非专利文献1、 2中,公开了在一个周期中多相电流各自发生12个脉冲,二个整流电路 与负载并联连接的技术(该技术以下称为“12脉冲整流”)。另外,在专 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一个周期中多相电流各自发生18个脉冲,三个整 流电路与负载并联连接的技术(该技术以下称为“18脉冲整流”)。通过 采用这些技术,5次、7次或11次、13次谐波分量被消除。
在非专利文献2中,为了改善12脉冲整流中的电流波形,设置对连 接二个整流电路的输出彼此的相间电抗器追加的线圈。并且,通过使交 流电流流过该线圈,向相间电抗器注入电流。由此,输入到用于获得12 个脉冲的电流的变压器的电流波形得以改善。
但是,如非专利文献2所示,为了通过追加的线圈对相间电抗器注 入电流,必须在该线圈流过复杂的波形。在非专利文献2中,虽然避免 该复杂的波形而在该线圈流过三角波,但是必然在输入电流中留下失真。 另外,对相间电抗器注入电流用的装置复杂,或者必须单独具有电压源。
另外,本实施方式后述的斩波器在非专利文献3中有所介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9-15475公报
非专利文献1:松本久男、「単巻変圧器接続による12パルス変換装 置」、電気学会論文誌B、96卷8号、第406頁~第412頁
非专利文献2:Sewan Choi,P.N.Enjeti,H.Lee and I.L.Pitel:″A new active interphase reactor for 12-pulse rectifiers provides clean power utility interface″,IEEE Trans.Ind.Applicat.,volo.32,no.6,pp1304-1311(1996)
非专利文献3:平紗多賀男、「パワ一エレクトロニクス」、共立出版株式会社、 第77頁~第90頁、1992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在用于 输出提供给多重整流电路的多组三相电流的变压器中流过的电流易于接 近正弦波的技术。
本发明的整流电路的第1方式,具有:第1三相二极管桥,其具有 三个第1输入端和一对第1输出端,将对输入到上述第1输入端的电流 进行全波整流而获得的第1整流电流从一个上述第1输出端输出;第1 斩波器,其具有一对输出端,进行第1斩波动作,将以第1值为第1基 本频率的电流作为上述第1整流电流输入到上述第1斩波器;第2三相 二极管桥,其具有三个第2输入端和一对第2输出端,将对输入到上述 第2输入端的电流进行全波整流而获得的第2整流电流从一个上述第2 输出端输出;以及第2斩波器,其具有一对输出端,进行第2斩波动作, 将上述以第1值为第1基本频率的电流作为上述第2整流电流输入到上 述第2斩波器,上述第1斩波器的上述一对输出端与上述第2斩波器的 上述一对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整流电路还具有连接于上述第1三相二 极管桥的上述一对第1输出端和上述第1斩波器的一对输入端之间,流 过上述第1整流电流的相间电抗器。
本发明的整流电路的第2方式是该第1方式,其中,上述第1斩波 器及上述第2斩波器都是升压斩波器。
本发明的整流电路的第3方式是该第1方式,其中,上述第1斩波 动作根据具有载波频率的第1调制波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进行控制,上述 第2斩波动作根据具有上述载波频率且与上述第1调制波反相的第2调 制波通过脉冲宽度调制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6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双酚A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的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