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易于使用的发信号装置的服装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6462.0 | 申请日: | 200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R·D·莫斯巴赫;C·P·奥尔森;R·施劳皮茨;A·M·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2 | 分类号: | A61F13/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冬;韦欣华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易于 使用 发信号 装置 服装 | ||
1.一种服装,所述服装包括:
包含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外罩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置于前部 区域和后部区域之间的分叉区域,所述前部区域和所述后部区域共同 限定了腰部区域;
包含在所述基座中的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所述传导性元件至 少位于所述腰部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形成电路的一部 分;及
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发信号装置,所述 第一和第二终端适应于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有效连接;
其中所述发信号装置适应于在至少三个方向上与所述基座连接, 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在所述三个方向 中的每一个上有效连接。
2.权利要求1的服装,所述服装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导性元件电 连接的第一传导性衬垫元件和与所述第二传导性元件电连接的第二 传导性衬垫元件,所述传导性衬垫元件置于所述基座材料的至少一层 之下,所述传导性衬垫元件各自被配置成将所述传导性元件与所述终 端电连接。
3.一种服装,所述服装包括:
包含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外罩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置于前部 区域和后部区域之间的分叉区域,所述前部区域和所述后部区域共同 限定了腰部区域;
包含在所述基座中的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所述传导性元件至 少位于所述腰部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形成电路的一部 分;及
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发信号装置,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 二表面是非平面的,所述第一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二 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适应于与所述第一 和第二传导性元件有效连接;
其中所述发信号装置适应于在至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与所 述服装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上有效连接。
4.权利要求3的服装,所述服装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导性元件电 连接的第一传导性衬垫元件和与所述第二传导性元件电连接的第二 传导性衬垫元件,所述传导性衬垫元件各自被配置成将所述传导性元 件与所述终端电连接。
5.权利要求3的服装,其中所述发信号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在所 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二终端和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一终端, 其中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 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连接,且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第一和第 二终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连接。
6.权利要求1或3的服装,所述服装还包括相邻于所述外罩的所 述内表面安置的吸收性结构。
7.权利要求1或3的服装,其中所述发信号装置在所述电路完全 后产生可听信号、可视信号或振动。
8.权利要求1或3的服装,其中所述发信号装置包含发送器和接 收器,其中所述发送器向所述接收器发送无线信号,当所述发信号装 置被激活时,所述接收器产生可听或可视信号。
9.权利要求1或3的服装,所述服装还包括延伸进所述基座后部 区域的第三传导性元件和延伸进所述基座前部区域的第四传导性元 件,所述发信号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终端和至少一个第四终端, 所述第三和第四终端适应于与所述第三和第四传导性元件有效连接, 当物质存在于所述基座的后部区域时,所述第一和第三传导性元件形 成闭合电路,及当物质存在于所述前部区域时,所述第四和第一传导 性元件形成闭合电路。
10.权利要求1或3的服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从 所述腰部区域延伸到所述分叉区域而不相交。
11.权利要求1或3的服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形 成开路,并且其中当体液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传导性元件之间存在时, 所述体液将所述电路闭合激活所述发信号装置。
12.权利要求1或3的服装,其中所述基座包括适应于包含所述 发信号装置的发信号装置插座,所述插座限定了具有开放边缘的小 袋,所述开放边缘被弹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未经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64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