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酚醛树脂发泡体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6545.X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6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浩雄;加藤俊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有机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14 | 分类号: | C08J9/14;C08K3/26;C08K3/08;C08L61/06;C08K3/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酚醛树脂 发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酚醛树脂发泡体,更详细地说,涉及酚醛树脂发泡体, 其具有优异的难燃·耐火性,绝热性能良好,此外机械物性优异,并且 pH值比现有品高,对接触构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背景技术
目前,酚醛树脂发泡体由于绝热性、难燃·耐火性等优异,在建筑 及其他产业领域作为绝热材料而使用。
人们已知具有独立孔状结构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具有经时稳定性良 好的绝热性能,作为具有该独立孔状结构的酚醛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 法,有人提出了采用含有氯丙烷的物理发泡手段的方法(例如,参照特 公平5-87093号公报)。
另一方面,作为不燃性树脂发泡建材,公开了下述那样的不燃性树 脂发泡建材,其通过使用在含有酸固化型酚醛树脂、表面活性剂、发泡 剂、固化剂的组合物中,相对于每100重量份上述酸固化型酚醛树脂, 添加62.5~200重量份氢氧化铝而成的物质来制成(例如,参考特开平 3-160038号公报)。该发泡建材由于大量含有氢氧化铝,所以其难燃·耐 火性优异,但发泡剂被认为是使用普通的发泡剂(对于发泡剂的种类, 没有记述),因此,难以形成独立孔状结构,其结果是绝热性能差,热 导率超过0.035W/m·K。
但是,在酚醛树脂发泡体的制造中,一般使用将至少含有酚醛树脂、 发泡剂及固化剂的发泡性酚醛树脂成型材料进行发泡固化的方法,而作 为上述固化剂,使用酸固化剂,例如硫酸,或苯磺酸、甲苯磺酸、二甲 苯磺酸等有机酸。因此,所得到的酚醛树脂由于含有上述酸固化剂,在 例如被雨水等浸湿的情况下,该酸固化剂会被水萃取出来。其结果是当 上述酚醛树脂发泡体与金属材料接触时,或者该发泡体附近有金属材料 存在时,将产生该金属材料容易受到腐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这种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酚醛树脂发泡体,其具有优 异的难燃·耐火性,绝热性能良好,此外机械物性优异,并且pH值比 现有品高,对接触构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本发明人为开发具有上述优选性质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反复进行了 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含有碳原子数在特定范围的氯化脂肪族 烃化合物、优选氯丙烷类的物质作为发泡剂、同时使用特定量的无机填 料,可以达成其目的,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
(1)酚醛树脂发泡体,其使含有酚醛树脂、发泡剂、稳泡剂、固 化剂和无机填料的发泡性酚醛树脂成型材料进行发泡固化而成,其特征 在于,上述发泡剂含有碳原子数为2~5的氯化脂肪族烃化合物,且上 述成型材料相对于100质量份酚醛树脂,以70~220质量份的比例含有 上述无机填料、
(2)上述(1)项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中,pH为3.0以上、
(3)上述(1)或(2)项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中,碳原子 数为2~5的氯化脂肪族烃化合物是氯丙烷类、
(4)上述(1)~(3)中任1项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中, 发泡性酚醛树脂成型材料相对于每100质量份的酚醛树脂,含有1~20 质量份的发泡剂、
(5)上述(1)~(4)中任1项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中, 无机填料选自金属的氢氧化物、氧化物、碳酸盐、和金属粉末中的至少 1种、
(6)上述(5)项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中,无机填料含有氢 氧化铝、
(7)上述(1)~(6)中任1项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中, 热导率为0.035W/m·K以下、
(8)上述(1)~(7)中任1项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密度 为80~250kg/m3、
(9)上述(1)~(8)中任1项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至少 在一面的表面上设有面材而成、
(10)上述(9)所述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其中面材选自玻璃纤维 非织造织物、纺粘型非织造织物、铝箔粘合非织造织物、金属板、金属 箔、胶合板、硅酸钙板、石膏板和木纤维水泥板中的至少1种。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含有碳原子数为2~5的氯化脂肪族烃化合 物作为发泡剂、且使用较多量的无机填料,可以提供酚醛树脂发泡体, 其具有优异的难燃·耐火性,绝热性能良好,此外机械物性优异,并且 pH值比现有品高,对接触构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有机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旭有机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6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