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墨液、滤色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6669.8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英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1/00 | 分类号: | C09D11/00;G02B5/20;G02B5/2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液 滤色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笔记本电脑、电视显示器等大画面的显示装置等中优选使用的滤色片、该滤色片的制造方法、在该滤色片及该滤色片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墨液以及具备该滤色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用滤色片是在玻璃等基板上分别将红色、绿色、蓝色的点状图像配置成矩阵状,并用黑底等深色分隔壁划分其边界的结构。作为这样的滤色片的制造方法,以往已知有如下方法:使用玻璃等基板作为支撑体,利用1)染色法,2)印刷法,3)通过反复进行已着色的感光性树脂液的涂敷和曝光以及显影的着色感光性树脂液法(着色抗蚀剂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4)依次将在临时支撑体上形成的图像转印到最终或临时的支撑体上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6。),5)通过在临时支撑体上涂敷预先着色的感光性树脂液来形成着色层,依次直接在基板上转印该感光性着色层、曝光、显影,反复进行对应颜色数的次数的方法等,从而形成多色图像的方法(转印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7。)。另外,还已知使用喷墨法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8~10。)。
这些方法中,尽管着色抗蚀剂法可以位置精密度较高地制作滤色片,但在感光层树脂液的涂敷中损失较多,经济上不利。另一方面,尽管喷墨法的树脂液的损失较少,所以该方法在经济上有利,但存在像素的位置精密度差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还提出了通过利用着色抗蚀剂法形成黑底,用喷墨法制作RGB像素的滤色片制造法,但是,其中使用的滤色片的色纯度不充分,或者如果观察制作的滤色片,印字时,仍然因墨液滴的液滴飞行曲线引起的混色(satellite))而导致滤色片的品质降低。
另外,在这样的喷墨方式中,相对1个像素,喷出数滴~十几滴的墨液液滴,通过干固形成像素。不过,形成像素时,例如如果在(1)没有喷出液滴、(2)液滴横向喷出或者(3)制作小的雾沫(mist)(以下称为“卫星雾沫(satellite mist)”。)的任意一种,在各像素中各液滴的喷出方式不稳定的情况下,成为各像素不均的主要原因。尤其如果其中发生(3)的卫星雾沫,则墨液向像素的周围的黑底或相邻像素飞散,成为作为滤色片的品质变差的原因。
进而,还提出了使用含有颜料、单官能单体、多官能单体及有机溶剂的墨液,在形成R、G、B的像素之后,利用UV光或电子束固化的滤色片的制作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11。)。但是,利用该方式制作的滤色片在印字时,由于墨液滴的液滴飞行曲线引起的混色(卫星),可见显示不均(色不均)等。另外,墨液自身的色再现性差,作为平板,直接成为低品质的图像质量。
专利文献1:特开昭63-2983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3-309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1-15244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昭61-99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昭61-233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昭61-279802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昭61-99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平8-227012号公报
专利文献9:特开2000-310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10:特开2002-201387号公报
专利文献11:特开2002-3726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色度,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用显示器或电视显示器等大画面的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高色纯度的滤色片、该滤色片的制造方法、在该滤色片及该滤色片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用的墨液以及具备该滤色片的显示装置。
鉴于所述实际情况,本发明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特定的颜料的组合作为着色剂,调节固体成分中的颜料的含量,在用喷墨形成各像素时,可以防止成为各色墨液的渗出、溢出、卫星引起的与邻接像素的混色等缺陷的不良,可以得到良好的滤色片,以至完成以下<1>~<7>的本发明。
<1>一种墨液,其是至少含有(1)单体及/或寡聚物和(2)着色剂的墨液,其中,所述着色剂含有颜料C.I.P.R.254及颜料C.I.P.R.177,相对墨液中的固体成分,所述C.I.P.R.254的含量为16~56质量%,相对墨液中的固体成分,所述C.I.P.R.177的含量为4~14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6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