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6752.5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智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代易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冷却系统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利用通过向阳极侧供应燃料气体并向阴极侧供应氧化气体而产生的电化学反应发电,所述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流道(102),冷却剂通过所述冷却流道(102)在燃料电池堆(22)和散热器(110)之间循环;
第二热交换器(120),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20)与所述燃料电池堆(22)或所述散热器(110)并联设置,且使用已从所述冷却流道(102)分流的冷却剂;
冷却剂循环泵(130),所述冷却剂循环泵(130)在所述冷却流道(102)中串联布置;和
增湿器(54),所述增湿器(54)相对于所述燃料电池堆(22)的阴极侧入口及所述燃料电池堆(22)的阴极侧出口并联布置,所述氧化气体通过所述阴极侧入口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的所述阴极侧,气体通过所述阴极侧出口被排出,
其中所述增湿器(54)被布置在所述冷却剂循环泵(130)的下游和所述燃料电池堆(22)的上游,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使用从所述散热器(110)的下游和所述冷却剂循环泵(130)的上游取得的冷却剂。
2.一种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利用通过向阳极侧供应燃料气体并向阴极侧供应氧化气体而产生的电化学反应发电,所述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流道(102),冷却剂通过所述冷却流道(102)在燃料电池堆(22)和散热器(110)之间循环;
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与所述燃料电池堆(22)或所述散热器(110)并联设置,且使用已从所述冷却流道(102)分流的冷却剂,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作用于供应氧化气体的气体压缩机的冷却设备;
冷却剂循环泵(130),所述冷却剂循环泵(130)在所述冷却流道(102)中串联布置;和
增湿器(54),所述增湿器(54)相对于所述燃料电池堆(22)的阴极侧入口及所述燃料电池堆(22)的阴极侧出口并联布置,所述氧化气体通过所述阴极侧入口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的所述阴极侧,气体通过所述阴极侧出口被排出,
其中所述增湿器(54)被布置在所述冷却剂循环泵(130)的下游和所述燃料电池堆(22)的上游,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使用从所述冷却剂循环泵(130)的下游和所述增湿器(54)的上游取得的冷却剂。
3.一种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利用通过向阳极侧供应燃料气体并向阴极侧供应氧化气体而产生的电化学反应发电,所述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流道(102),冷却剂通过所述冷却流道(102)在燃料电池堆(22)和散热器(110)之间循环;
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与所述燃料电池堆(22)或所述散热器(110)并联设置,且使用已从所述冷却流道(102)分流的冷却剂,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作用于供应氧化气体的气体压缩机的冷却设备;
冷却剂循环泵(130),所述冷却剂循环泵(130)在所述冷却流道(102)中串联布置;和
增湿器(54),所述增湿器(54)相对于所述燃料电池堆(22)的阴极侧入口及所述燃料电池堆(22)的阴极侧出口并联布置,所述氧化气体通过所述阴极侧入口被供应到所述燃料电池的所述阴极侧,气体通过所述阴极侧出口被排出,
其中所述增湿器(54)被布置在所述冷却剂循环泵(130)的上游和所述散热器(110)的下游,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使用从所述散热器(110)的下游和所述增湿器(54)的上游取得的冷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675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伸缩可加长的公路自行车后轮雨板
- 下一篇:无级调速行星齿轮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