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6919.8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村木典孝;篠原裕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1/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化合物 半导体 发光 元件 | ||
1.一种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是在基板上顺序地层叠有包含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的、n型半导体层和发光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并且分别与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接触地设有正极和负极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正极是具有开口部的正极,在该开口部的p型半导体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来源于球状的粒状物的凹凸面。
2.一种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是在基板上顺序地层叠有包含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的、n型半导体层和发光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并且分别与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接触地设有正极和负极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正极是具有开口部的正极,在该开口部的p型半导体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尖端部为半球状的凹凸面。
3.一种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是在基板上顺序地层叠有包含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的、n型半导体层和发光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并且分别与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接触地设有正极和负极的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正极是具有开口部的正极,在该开口部的p型半导体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由曲面构成尖端部的凹凸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具有开口部的所述正极为格栅状或梳子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格栅的棂条或所述梳子的齿的宽度为1μm~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格栅的棂条或所述梳子的齿的距离为1μm~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凹凸面的凸部即粒状物的直径为0.01~3μm。
8.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凹凸面的上端的高度从负极形成面起为0.1~2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凹凸面的上端的高度为与p型半导体层表面同等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凹凸面的凸部的高度为0.01~1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凹凸面的凸部即粒状物的密度为1×105个/mm2~1×108个/mm2。
12.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凹凸面也存在于发光元件的四周。
13.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凹凸面也存在于正极与负极之间。
14.一种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1)~(4)的工序:
(1)在基板上顺序地层叠包含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的、n型半导体层和发光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的工序;
(2)在该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具有开口部的正极的工序;
(3)在该开口部的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包含金属微粒子的掩模的工序;以及
(4)从该掩模上干蚀刻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的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工序(3)包括:在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金属薄膜的工序以及其后的热处理工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金属微粒子是选自Ni、Au、Sn和Ge之中的金属或至少含有这些金属的一种的低熔点合金。
17.一种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是采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
18.一种灯,包括权利要求1~3和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元件。
19.一种电子设备,装有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
20.一种机械装置,装有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69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