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器件和用于制造照明器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7003.4 | 申请日: | 2006-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G·卢特根斯;B·斯平格;E·伦德林克;D·A·贝诺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K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亚非;谭祐祥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器件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器件和用于制造这种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以来,将半导体发光器件如LED用于汽车和普通照明用 途。所称的“高功率”LED的最近的进展展示出非常高的光通量, 并允许将单LED而不是灯泡用于照明用途。
一方面,出于高的光通量、这些器件的高功率消耗(>1W)和小 波形因数(form factor)的原因,必须将这种器件所产生的热适当散 逸,因为LED的功效在高温时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特 定用途的要求,将光学系统如准直仪或反射器用在许多用途中,以引 导光,这种特定用途如汽车大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用刚性散热器 与反射器之间的LED布置来解决这种问题。不过,由于这种LED刚 性安装在这两个元件之间,所以对LED施加力,这种力可损坏这种 发光器件,尤其是在汽车用途中。
DE10 2005 013 208公开了一种带有至少一个LED的冷却LED 灯,这种LED灯包括壳体,在这种壳体中,LED包括在透明的冷却 介质中。
DE 102 13 042 A1公开了一种灯,这种灯具有用流体填充的紧密 密封的壳体,以使这种流体永久保持在该壳体中。这种流体具有高于 周围空气的热吸收率。
EP 1 225 643 A1公开了一种单向发光器件,这种单向发光器件包 括半导体本体和反射元件。半导体本体从其所有的表面发射辐射。在 由反射元件改变方向之后,所发射的光聚集在单光束中。这种反射元 件在这种半导体本体旁边改变所发射的光的方向。
WO-A-2004/038759中公开了前面所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正 如可从图11中看出的那样,将LED 10安装在热管64的顶部上,热 管64用于散逸在LED 10中所产生的热。将一种TIR(全内反射) 反射器10b布置在顶部上,但并不接触LED 10,从而在这两个元件 之间形成一种凹入空间。用指数匹配的流体(index-matching fluid) 填充TIR反射器10b与LED 10之间的凹入空间。
不过,由于这种指数匹配的流体、这种LED和TIR反射器的不 同热膨胀系数的问题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照明器件的使用寿命有限, 这就可导致这种器件在高温时破裂。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器件的这种 指数匹配的流体引起降质问题,且填充工艺增加了制造这种器件的难 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器件,这种照明器件展示 出增强的机械支撑,而保持良好的热散逸。
根据本发明,这种目的由以下照明器件和用于制造照明器件的方 法来实现:
一种照明器件,所述照明器件包括:
LED单元,
准直仪,所述准直仪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壳体内,以及
非刚性传热介质,所述非刚性传热介质包含在所述壳体内的腔体 中,其中
用无机胶合剂或玻璃粉将所述LED单元仅刚性耦合到所述准直 仪且所述LED单元至少部分地含在所述传热介质中,以散逸由所述 LED单元所产生的热,并且
其中所述无机胶合剂或所述玻璃粉具有所述准直仪的折射指数。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照明器件,所述照明器件包括:
LED单元,
准直仪,所述准直仪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壳体内,以及
非刚性传热介质,所述非刚性传热介质包含在所述壳体内的腔体 中,其中
通过注射模制将所述LED单元仅刚性耦合到所述准直仪以提供 所述LED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准直仪的耦合,并且
所述LED单元至少部分地含在所述传热介质中,以散逸由所述 LED单元所产生的热。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照明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用无机胶合剂或玻璃粉将准直仪刚性耦合到LED单元,所述无 机胶合剂或玻璃粉具有所述准直仪的折射指数,
所述准直仪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壳体内,以及
将非刚性传热介质加到腔体中,所述腔体设在所述壳体内,以使
所述LED单元至少部分地含在所述传热介质中。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用于照明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注射模制将准直仪刚性耦合到LED单元以提供所述LED单 元的表面与所述准直仪的耦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7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装置
- 下一篇:转向控制装置以及电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