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软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7191.0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K·V·科蒂帕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G06F3/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软键 | ||
背景
便携式计算机,诸如图形输入板PC、膝上型计算机、PDA和袖珍PC有许多挑战性的设计问题。一方面,期望它们重量应较轻并易于携带且易于使用。另一方面,期望它们应具有长电池寿命、强有力且提供大显示器。这些潜在冲突的设计准则使得难以产生理想的便携式计算机。
为了最小化重量和空间,一种方法是在显示器上使用软键盘来进行数据输入。提供软键盘的一种方法是提供具有触摸敏感特征的显示器。显示器的一部分,它可以是从1到1/N的一分数,其中N为正整数,它可被配置来在类似于键盘的装置中的软按键上显示符号,诸如字母表中的字符。通过按压显示器上的适当位置,可选择符号。通过重复选择符号,个人可用已知方式输入数据。
然而,如可以理解的,便携式设备的显示器上可用的空间量有限。如果显示器的一部分要用于显示用户选择,则可用空间被进一步减小。此外,将符号大小减少到某一点以下是不切实际的,因为难以在视觉上区分符号的差异。从而,可能难以显示期望显示的所有符号。采用包括可能包括或可能不包括重音符的符号的某些语言,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
一个解决方案提供诸如shift(换档)键的修正健。通过选择适当的修正健,每一软按键可用的选择可改变。然而,这需要额外的选择。在常规硬键盘上使用修饰键一般不是问题,因为双手可同时使用。然而,通常使用同一手指或定点设备选择随后的软按键来操作软键盘。因此,要求用户首先选择修饰键然后选择所需键可能会不合期望地降低数据输入的速度。
概述
可在触摸敏感显示器上提供具有多个软按键的软键盘,且每一软按键可包括一符号。用户可通过按压触摸敏感屏幕上适当位置中的选择器来选择软按键之一。用户可通过以与修饰键对准的方向拖曳选择器来选择初始选中的符号的修饰版本。选择可通过在触摸敏感屏幕上抬起选择器来敲定(finalize)或输入。为了向用户提供反馈,与初始选中符号相关联的潜在符号可在初始选择周围显示,使得以所需符号的方向拖曳选择器将允许用户选择该符号。
提供该概述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该概述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也不旨在用于显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附图简述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相似的元素,附图中:
图1A示出了可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通用数字计算环境的示意图。
图1B到1M示出支持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通用计算机环境。
图2示出可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图形输入板计算环境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可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便携式计算机环境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可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显示器上的软键盘的实施例。
图5示出了可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显示符号的软按键。
图6a到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沿第一符号周界设置的一组符号的实施例。
图7到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选择与第一符号相关联的符号的方法。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输入符号的方法。
详细描述
使用软键盘具有一定的好处。首先,可提供API以允许其它应用程序控制和监控对屏幕上显示的使用。此外,可容易地定制软键盘的颜色和外观。此外,可对各种应用程序和硬件使用类似的软键盘,而仅对软按键的显示大小和用于符号的字体大小进行简单修改。根据以下公开,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通用计算环境
图1a示出了可在其上实现本发明的合适的计算系统环境100的示例。计算系统环境100只是合适的计算环境的一个示例,并不旨在对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或功能提出任何限制。也不应该把计算环境100解释为对示例性操作环境100中示出的任一组件或其组合有任何依赖性或要求。
本发明可用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来操作。适合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公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或膝上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者电子产品、网络PC、小型机、大型机、包含上述系统或设备中的任一个的分布式计算机环境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7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