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产生抗体的转基因家蚕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7658.1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俊树;小林功;神田俊男;内野惠郎;片山胜博;大桥建也;清川巌;新井久枝;船桥范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日东纺绩株式会社;优尼泰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A01K67/033;A01K67/04;C07K16/0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巫肖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产生 抗体 转基因 家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可溶活性重组抗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和(b):
(a)制备转基因家蚕的步骤,所述转基因家蚕在其染色体中具有
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蛋白的DNA的启动子,以及
编码带有信号序列的重组抗体,并直接或间接受所述启动子表达 调控的DNA
并且将重组抗体分泌至丝腺;和
(b)从所制备的转基因家蚕回收所述重组抗体的步骤。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基因家蚕在其染色体中具有以下 (i)和(ii)所述的DNA:
(i)编码转录调控因子的DNA,其可操作地连接于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 蛋白的DNA的启动子之下游;
(ii)编码带有信号序列的重组抗体的DNA,其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转录 调控因子的目标启动子之下游。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基因家蚕是通过使以下(i)和(ii)所 述的转基因家蚕交配而制备的:
(i)在其染色体中具有下述DNA的转基因家蚕:所述DNA编码转录调 控因子,并可操作地连接于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蛋白的DNA的启动子之下 游;
(ii)在其染色体中具有下述DNA的转基因家蚕:所述DNA编码带有信 号序列的重组抗体,并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转录调控因子的目标启动子之 下游。
4.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录调控因子为GAL4且所述目 标启动子为UAS,或者其中所述转录调控因子为TetR且所述目标启动子为 TRE。
5.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录调控因子为GAL4,所述 目标启动子为UAS。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丝腺为中丝腺或后丝腺。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蛋白的DNA的 启动子是编码丝胶蛋白1蛋白质或丝胶蛋白2蛋白质的DNA的启动子。
8.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蛋白的DNA的 启动子是编码丝心蛋白蛋白质的DNA的启动子。
9.一种制备将可溶活性重组抗体分泌至丝腺中的转基因家蚕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制备家蚕卵的步骤,所述家蚕卵在其染色体中具有:
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蛋白的DNA的启动子,以及
编码带有信号序列的重组抗体并直接或间接受所述启动子表达调控的 DNA。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基因家蚕在其染色体中具有以下 (i)和(ii)所述的DNA:
(i)编码转录调控因子的DNA,其可操作地连接于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 蛋白的DNA的启动子之下游;
(ii)编码带有信号序列的重组抗体的DNA,其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转录 调控因子的目标启动子之下游。
11.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基因家蚕是通过使以下(i)和(ii) 所述的转基因家蚕交配而制得的:
(i)在其染色体中具有下述DNA的转基因家蚕:所述DNA编码转录调 控因子,并可操作地连接于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蛋白的DNA的启动子之下 游;
(ii)在其染色体中具有下述DNA的转基因家蚕:所述DNA编码带有 信号序列的重组抗体,并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转录调控因子的目标启动子 之下游。
12.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录调控因子为GAL4且所述 目标启动子为UAS,或者其中所述转录调控因子为TetR且所述目标启动子 为TRE。
13.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录调控因子为GAL4,所 述目标启动子为UAS。
14.权利要求9~1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丝腺为中丝腺或后丝腺。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蛋白的DNA 的启动子是编码丝胶蛋白1蛋白质或丝胶蛋白2蛋白质的DNA的启动子。
16.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丝腺特异性表达蛋白的DNA 的启动子是编码丝心蛋白蛋白质的DNA的启动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日东纺绩株式会社;优尼泰克株式会社,未经独立行政法人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日东纺绩株式会社;优尼泰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76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送电路和采用该发送电路的通信装置
- 下一篇:基片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