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7850.0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杰拉尔德·K·拉斯穆森;罗伯特·T·小菲茨西蒙斯;卡纳安·塞莎德里;西蒙·K·香农;彼得·D·维克特;詹姆斯·I·亨布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20 | 分类号: | C08J5/20;C08F20/56;C08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阴离子 交换 树脂 方法 | ||
1.一种制备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水相组合物,该水相组合物包含:
a)单体混合物,该单体混合物包含:
i)交联单体,该交联单体包含N,N’-亚烷基双(甲基)丙烯酰 胺、N,N’-杂亚烷基双(甲基)丙烯酰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 基于所述单体混合物中的单体的总重量而言,所述交联单 体的含量为20至80重量%;和
ii)带正电荷的离子型单体,
其中基于所述单体混合物中单体的总重量而言,该单体混合物 中亲脂性指数大于20的杂质的含量少于2重量%;和
b)式I所示的水溶性致孔剂,
R1-(R2-O)n-R3 (I)
其中
R1为羟基、烷氧基、羧基、酰氧基或卤基;
每个R2独立地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R3为氢、烷基、羧烷基、酰基或卤代烷基;
n为1至1,000的整数;和
c)水相溶剂混合物,该水相溶剂混合物包含水和具有1至4个 碳原子的一元醇,其中基于所述水相溶剂混合物的总重量而 言,所述一元醇的含量为至少20重量%;
使所述水相组合物悬浮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中;
使所述单体混合物聚合形成聚合物材料颗粒;以及
除去所述颗粒中的所述致孔剂,从而形成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至少 一些孔具有小于或等于200纳米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至 少0.10立方厘米/克的孔体积和至少20m2/g的表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单体混合物中的所述单 体的总重量而言,所述交联单体的含量为25至8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单体混合物中的所述单 体的总重量而言,所述交联单体的含量为25至75重量%,基于所 述单体混合物中的所述单体的总重量而言,所述带正电荷的离子型 单体的含量为25至75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带正电荷的离子型单体为化 学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季铵盐,所述化学式II为:
其中
R4 为氢或甲基;
L 为氧基或-NH-;
Y 为亚烷基;且
每个R5独立地为氢、烷基、羟烷基、氨基烷基,或两个R5基团与 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为芳族的、部分不饱和的、或饱和的 杂环基团,其中所述杂环基团可以任选地与芳族的、部分不饱和 的、或饱和的第二个环稠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R2为亚乙基或亚丙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R1为羟基并且R3为氢,或者 R1为羟基并且R3为烷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致孔剂包括分子量不大于 1,000g/mol的聚氧化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氧化乙烯具有羟基端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致孔剂包含由第一致孔剂与 第二致孔剂构成的混合物,所述第一致孔剂包括亚烷基二醇,并且 所述第二致孔剂包括聚氧化烯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致孔剂包括乙二醇, 并且所述第二致孔剂包括带羟基端基的聚氧化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78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