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砂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8010.6 | 申请日: | 200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北岛正人;海野邦彦;竹原宽;河野拓真;相马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万磨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24D5/08 | 分类号: | B24D5/08;B24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江;黄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砂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段砂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多个分段磨片粘接到盘 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
背景技术
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已经公知一种分段砂轮, 其中,将多个分段的磨片粘接到盘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所述多个 分段的磨片通过利用陶瓷粘结剂粘结超硬磨粒如CBN(立方氮化硼) 磨粒等而形成预定的形状。在这种类型的分段砂轮中,在压制成形并 烧制后,所述多个分段磨片以沿圆周方向相互之间存在微小间隙的方 式布置在由钢制成的盘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上,并且利用粘结材料 粘接到该圆周表面。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分段砂轮中用于粘接的位置为每个分段磨 片的内部和相反的端部,其中,每个分段磨片在其内部处粘结到盘 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并在其相反端部处粘结到与其相邻的分段 磨片。然后,在相反端部处邻近的分段磨片相互接合,以消除砂轮 的非正常磨损,如果在分段磨片之间设有间隙的话,则会发生所述 非正常磨损。
在分段砂轮中,通常使用热固树脂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作 为粘合剂。在分段磨片粘接到盘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之后,将分 段砂轮放入到干燥炉中并在预定温度下干燥一段预定的时间段,以 使粘合剂固化。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公开专利申请No.2003-300165(第0024 段,图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
在上面提到的分段砂轮中,由于施加了热使粘合剂固化,所以 由钢制成的盘状中心构件因热的施加而热膨胀。然而,与盘状中心 构件的热膨胀量相比,通过陶瓷粘结剂相粘结的分段磨片的热膨胀 量较小。因此,由于对粘合剂施加热而导致的盘状中心构件的热膨 胀使得分段磨片径向向外移位,从而增大了邻近的分段磨片之间的 间隙,在这种状态下,粘合剂的固化继续进行。
结果,当粘合剂固化之后再次返回到正常温度时,热膨胀的盘 状中心构件收缩,这导致压缩力施加在位于邻近的分段磨片之间的 粘合部分上,由此,异常的应力保持施加在分段磨片上。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砂轮及其制 造方法,其中,尽管盘状中心构件发生膨胀和收缩,任何的压缩应 力等也不会作用在位于邻近的分段磨片之间的粘合剂上。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分段砂轮,其具 有如下构造:每个均通过利用粘结剂粘结磨粒而构成的多个分段磨片 被粘接到盘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其中,所述多个分段磨片通过将 由热固树脂制成的粘合剂涂布到所述多个分段磨片的沿圆周方向的相 反侧部(即周向相反端部)而得以加强,并且,在使位于所述沿圆周 方向的相反侧部处的所述粘合剂不相互粘结的情况下,所述沿圆周方 向邻近的分段磨片被粘接到所述盘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粘结剂由陶 瓷粘结剂制成。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一种用于制造分段砂轮的方法,所述分段 砂轮具有如下构造:每个均通过利用粘结剂粘结磨粒而构成的多个分 段磨片被粘接到盘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用包括磨粒的粒状材料填充模具;进行压制成形和烧制,以形成多 个分段磨片;将由热固树脂制成的粘合剂涂布到所述分段磨片的沿 圆周方向的相反侧部(即周向相反端部);以及,在使所述沿圆周方 向的相反侧部处的所述粘合剂固化之后,将所述多个分段磨片粘接 到所述盘状中心构件的圆周表面。
本发明的效果
在具有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分段砂轮的构造的情况下,通过 将粘合剂涂布到多个分段磨片的周向相反的端部而使所述多个分段 磨片得以加强,并且,沿圆周方向邻近的分段磨片被粘接到盘状中 心构件,使得所述分段磨片的粘合剂不会相互接合。因此,即便当 具有粘接到其上的分段磨片的盘状中心构件由于热膨胀和收缩而在 径向方向上膨胀和收缩时,也会因为邻近的分段磨片并未接合而不 会发生盘状中心构件的膨胀和收缩引起压缩应力施加在分段磨片和 否则的话会将邻近的分段磨片相互接合起来的粘合剂上的情况,因 此,能够防止异常力施加在分段磨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万磨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丰田万磨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8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