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悬臂舱操作机构的前舱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8942.0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J·伦德奎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纳车钩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00 | 分类号: | B61G7/00;B61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悬臂 操作 机构 前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计用于打开/关闭前舱的机构,该前舱能够缩入铁路车辆的主体中。由车辆底盘支撑的车钩被遮盖在处于关闭位置的前舱的后面,而当打开前舱时,会使车钩暴露出来,以允许与要连接的铁路车辆连接。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如设计为空气阻力较小的有轨电动列车和内燃机车,通常具有带流线型头部的主体,该流线型头部围绕由车辆底盘支撑的车钩机构延伸为收缩的流线型形状。所指的车钩包括设置在牵引杆前端的车钩头部,且该车钩头部用于与要连接的车辆上对应的车钩头部可拆卸地连接。在设计为自动连接的车钩中,车钩头部与液压气动操作结构相连,用于车辆的机械和电气连接。这些结构及其相关的供应线路、控制和驱动装置支撑在牵引杆上或车钩头部上,因而,车钩机构总体上成为相当复杂且体积较大的结构。
在脱开作业中,即当车钩未启动时,车钩和车钩头部能够被遮盖在舱门内,该舱门能够在主体头部中打开。为了充分利用自动车钩,自然需要在车辆驾驶室中对前舱的打开和关闭进行远程控制。
铁路车辆主体中能够打开的前舱已为人所知,例如,EP1350703B1公开了一种设置有用于移动的连杆机构的整体式罩部件(one piece hoodmember)。该连杆机构完全由铁路车辆的车钩来支撑,或者完全由连接于车钩的框架结构来支撑。
在设计用于上述目的的舱门操作机构过程中,普通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问题在于,要在狭小有限的空间内设计舱门的运动,同时还要考虑车钩以及该车钩的供应系统、驱动和控制装置等,以及在主体内部支撑的其它装置,如 主体的支撑结构、能量吸收结构、前灯和主体内的其它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计附属权利要求中限定的舱门操作机构而解决上述问题。
简单地说,公开了一种用于操作前舱打开和关闭的机构,所述前舱能够回缩至铁路车辆的主体中,由此在关闭位置,由所述车辆的底盘支撑的车钩被遮盖在所述前舱的后面,且当打开所述前舱时,所述车钩暴露出来以允许连接于要连接的铁路车辆,所述前舱包括至少两个可分开的前舱部分,所述前舱部分可枢轴转动地支撑在从所述车辆的底盘自由延伸的悬臂梁上。另外,所述机构的特征在于,在分开状态中,所述前舱部分能够以沿所述悬臂梁引导的线性运动回缩至所述主体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舱部分可枢轴转动地设置在支撑于所述悬臂梁上的支架(carriage)上,可以控制所述支架,以沿所述悬臂梁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悬臂梁的内端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底盘,所述悬臂梁在所述车钩的下方从所述内端沿所述车辆底盘的中心线对称地自由延伸。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舱由在穿过所述车辆底盘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延伸的分割线而被分成所述至少两个前舱部分,所述前舱部分能够沿相反方向朝向所述主体的侧面移动,而且在分开状态中,所述前舱部分在由所述车辆主体自由支撑的悬臂梁上被引导的同时,能够在车钩头部的各侧回缩至所述主体中。
优选地,所述前舱部分的枢轴旋转运动彼此同步。为此,所述前舱部分彼此机械连接,并被驱动围绕各自的枢轴同步地枢轴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舱部分的枢轴旋转运动包括水平方向分量和垂直方向分量。此外,所述前舱部分还能够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在支架上进行线性移位。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前舱部分的运动由支撑架中的力控制,该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
所述前舱部分的打开和关闭运动优选地由气动驱动装置驱动,通过持续施加压力,所述气动驱动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前舱部分分别固定于其打开端位置和关闭端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舱部分的分开、关闭、回缩和延伸运动为同步的且为顺序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舱门操作机构的侧投影视图;
图2为表示图1中舱门操作机构的顶侧的水平投影视图,其中该舱门操作机构处于关闭端位置;
图3为表示舱门操作机构的正视图;
图4为表示图1-图3中的舱门操作机构处于打开端位置的视图;以及
图5为表示舱门操作机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平投影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纳车钩公司,未经德尔纳车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8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