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氧化丙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9266.9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6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川端智则;阿部川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301/10 | 分类号: | C07D301/10;B01J23/44;B01J35/10;C07D303/04;C07B6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氧化 丙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丙烯、氧气和氢气生产氧化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过使用钯和TS-1作为催化剂从氢气、氧气和丙烯生产氧化 丙烯的反应中,据报道,当使用水和甲醇作为溶剂并且添加氢氧化铵 时,所形成的氧化丙烯的量提高了并且副产物丙烷的量降低了(例如参 看专利文献1)。进一步地,已经报道了通过使用钯和TS-1作为催化 剂从氢气、氧气和丙烯生产氧化丙烯的反应的方法,其中水和甲醇用 作溶剂并且碳酸氢铵盐被添加(专利文献2)或者将磷酸铯添加到含水 溶剂中(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2(第[0008]段)和专利文献3(第[0009] 段)中,描述了钛硅分子筛(silicalite),其是具有较小孔的钛沸石,对 于氧化丙烯来说是优选的,并且使用TS-1钛硅分子筛是绝对有利的。 然而,这些方法从反应效率的观点来看,未必是令人满意的。
此外,已经报道了用于从氢气、氧气和丙烯生产氧化丙烯的方法, 其中Pd和Ti-MWW催化剂或含层状钛硅酸盐(titanosilicate)(其是 Ti-MWW的前体)的催化剂,其每个具有1 2元氧环(12-membered oxygen ring)的孔,被用于乙腈溶剂中(参见非专利文献1,例如)。然 而,效率同样未必是令人满意的。
专利文献1:JP 2002-511455 A
专利文献2:JP 2005-514364 A
专利文献3:JP 2005-508362 A
非专利文献1:下一代化工工艺技术发展,2002;非卤素化工工艺 技术发展成果报告;152-180(2003)[Next Generation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2002;Non-Halogen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Report;152-180(2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催化剂存在下从丙烯、氧气和氢气更有 效地生产氧化丙烯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和钛硅酸 盐,后者具有不小于12元氧环的孔。
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就是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氧化丙烯的方法,其包括在 贵金属催化剂和钛硅酸盐催化剂存在下,在含水、腈化合物和铵盐的 溶液中,使丙烯、氧气和氢气反应,所述钛硅酸盐催化剂(下文有时称 为本发明的钛硅酸盐)具有不小于12元氧环的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高效地从丙烯、氧气和氢气生产氧化丙烯。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待用于本发明中的贵金属催化剂的典型实例包括钯、铂、钌、铑、 铱、锇、金、其合金或混合物,等。优选的贵金属催化剂包括钯、铂 和金。更优选的贵金属催化剂是钯。
钯还能够以与铂、金、铑、铱、锇等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在这 些当中,混合物的优选的金属包括铂。
通常,使用担载在载体上的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可以担 载在钛硅酸盐上。或者,其可以担载在除了钛硅酸盐以外的载体上, 如氧化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铌(niobia) 或类似物、铌酸、锆酸、钨酸、钛酸、碳,或其混合物。当贵金属催 化剂担载在除了钛硅酸盐以外的载体上时,担载贵金属催化剂的载体 可以与钛硅酸盐混合,以便使用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在除了本发明的 钛硅酸盐以外的载体中,优选的载体是碳。
作为用于将贵金属催化剂担载在载体上的方法,例如,举例这样 的方法,其中贵金属胶体溶液(通过使用分散剂如柠檬酸、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六偏磷酸钠或类似物分散贵金属颗粒而获得的)通过 浸渍等而担载在载体上,随后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煅烧。
或者,贵金属催化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制备:通过浸渍等将贵金 属化合物(作为贵金属源)、贵金属的硝酸盐如硝酸钯、硫酸盐如硫酸 钯二水合物、贵金属的卤化物如氯化钯、乙酸钯羧酸盐,或氨合物络 合物(ammine complex)如四胺氯化钯水合物或类似物担载在载体上, 随后使用还原剂来还原。此外,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制备贵金属催化剂: 使用碱如氢氧化钠获得贵金属的氢氧化物,随后使用还原剂在液相或 气相中进行还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9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