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可透射激光的构件的阻燃性树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9317.8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6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春原淳;平川阳一;花房和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B29C65/16;C08K5/00;C08K5/5313;C08K13/02;B29K6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透射 激光 构件 阻燃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激光透射性(或激光透射率)和优异的阻 燃性的激光熔接性树脂组合物(或用于在激光熔接中的可透射激光的构件 的树脂组合物),并且涉及一种激光熔接性模塑制品(或用于激光熔接的模 塑制品),该激光熔接性模塑制品包含所述树脂组合物并且在激光熔接中用 于可透射激光的构件(或透射激光的构件)。
背景技术
聚酯系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系树脂具有各 种优异的性能,如耐热性、耐化学性、电性能、机械性能和成形加工性(或 模塑性)并且用于多种应用。应用的具体实例包括各种汽车电组件或部件 (例如,各种控制单元、各种传感器和点火线圈)和安装在汽车或电器中的 连接器、开关部件、继电器部件、线圈部件、变压器部件和灯部件。这些 部件通常包括导电部件,并且近来具有由诸如异常过热或短路的问题所导 致的增加的着火危险。因此,需要提高这些部件的阻燃性。
长期以来已经研究了PBT系树脂的阻燃性的改善。例如,日本 专利申请公开230348/1993(JP-5-230348A,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阻燃性 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PBT系树脂,含有溴化环氧系阻燃剂、三氧 化锑和/或五氧化二锑作为主要组分的阻燃助剂,和通过乳液聚合获得的聚 四氟乙烯树脂。而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56545/2000(JP-2000-256545A, 专利文件2)公开了一种阻燃性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特殊的 芳香族聚酯、溴化的环氧化合物、溴化的聚丙烯酸酯和三氧化锑。近来, 出于含卤素阻燃剂如含溴阻燃剂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例如,由废物所致的缺 点),还提出使用无卤素阻燃剂。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70671/1993 (JP-5-70671A,专利文件3)公开了一种阻燃性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 含具有特定特性粘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强化填充剂、蜜胺-氰尿酸 加合物以及具有特殊结构的含磷阻燃剂。
另一方面,上述部件通常由多个构件(或部件)通过接合形成, 或者通常将部件接合到其它部件上。为了接合这些部件或组件,使用胶粘 剂、螺钉夹具、搭扣配合和各种熔接方法(例如,热板熔接、超声波熔接、 振动熔接和激光熔接)。然而,在胶粘剂的使用中,用于固化胶粘剂的时间 损失或者环境负荷是个问题。而且,在使用螺钉夹具的方法中,固定所需 的劳力或者成本增加。在熔接方法中的热板熔接、超声波熔接和振动熔接 中,可能存在由热、振动等所致的制品损害。另一方面,通过激光熔接的 接合(或连接)方法没有由熔接中涉及的热或振动所致的制品损害,并且熔 接方法也非常简单。因此,近来,激光熔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作为 用于各种树脂组件或部件的熔接方式已经引起了关注。
然而,由于激光束的低透射性,使用激光熔接接合PBT系树脂 具有熔接树脂的困难。因此,已经考虑了各种方法。例如,日本专利申请 公开136601/2003(JP-2003-136601A,专利文件4)公开了一种具有适于激光 熔接应用的透射率的塑性组件。该文件提到所述塑性组件包含含有聚酯的 组合物,并且1mm厚的包含该组合物的模塑制品在800至1200nm波长的透 射率不小于10%。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6656/2001(JP-2001-26656A,专利文 件5)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塑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熔接将(A)包含 (a)至少一种聚酯系共聚物的模塑制品与(B)不同于模塑制品(A)的模塑制品 合成一体以得到模塑制品,所述聚酯系共聚物选自熔点为170至220℃的 PBT系共聚物、熔点为200至25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共聚物和熔 点为210至260℃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共聚物。而且,专利文件5提到 可以在不劣化该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添加阻燃剂或阻燃助剂(如卤化物或磷 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未经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9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