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聚剂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49455.6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6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佐内;藤田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克塞拉股份有限公司;佐佐木启之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聚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聚剂,其添加到泥水、畜牧产业类处理水或水产类处 理水等含有机物的悬浊水、由家庭产生的家庭废水、由工厂等产生的工业废 水等的各种悬浊水中,可以使悬浊物凝聚,使水得到净化。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含有动物粪尿的粪尿水、在肉食品工厂或水产工厂等中产生 的含有动物或鱼的血液等的畜产类处理水,大多利用活性污泥法等进行净化 处理,如果能采用凝聚剂进行净化,则既简便又实用。
另外,在台风或地震等灾害时,如果能用凝聚剂将混浊的污水等简便地 进行净化,并作为生活用水来使用,则在灾害中将极为实用。
这样,采用凝聚剂的悬浊水净化处理,具有不需要特别的设施且简便易 行的特点。
目前,作为这种凝聚剂,已知的有例如以硫酸铝、氯化铝、氯化铁等为 主要成分的凝聚剂。但是,目前使用的多数凝聚剂会使处理后的水变成酸性, 考虑到环境污染的问题等而不能将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必须另外进行将其 恢复至中性的pH区域的处理。
因此,作为在中性甚至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且将已处理水也变成中性的 凝聚剂,有人公开了以下的凝聚剂。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含有动物骨的凝聚剂,其由煅烧粉 末化的动物骨粉溶解于硫酸或盐酸而成的骨溶解液形成。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一种将垃圾焚烧灰、动物骨粉及锌,与硫酸或 盐酸、及水进行混合并溶解而成的凝聚剂。
另外,最近,随着聚丙烯酰胺或其共聚物等的高分子凝聚剂进入市场, 人们可以通常地使用。但是,这种高分子凝聚剂存在使用时需要预先调整pH 的不便之处。因此,有人提出了例如由溶解有二氧化硅的硅溶胶形成的凝聚 剂、或以二氧化硅及氢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凝聚剂等(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特开平1-274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4-70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1-1047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中性区域下反应且处理后的水也处于中性区域的凝 聚剂,该凝聚剂可以简便地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地对各种悬浊液特别是泥水 进行净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相关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凝聚剂,其呈粉末状、且添加到 纯水中溶解后显示pH5~9,该凝聚剂以混合状态含有酸性粉末和碱性粉末, 所述酸性粉末包含吸附有金属成分的多孔粒子,所述碱性粉末包含吸附有磷 酸钙的多孔粒子。
上述碱性粉末,只要含有80重量%以上,优选90重量%以上的磷酸钙 即可,还可以含有其他成分。
另外,更加优选的是:上述凝聚剂除了含有上述的酸性粉末及碱性粉末, 还以混合状态含有:包含吸附有表面活性剂的多孔粒子的中性粉末、或包含 吸附有蛋白质分解酶的多孔粒子的中性粉末。
本发明提出的凝聚剂,由于在添加到纯水的状态下显示pH5~9的中性 区域,并在中性区域下反应且处理后的水也处于中性区域(pH5~9),因此 不需要预先调整凝聚剂的pH,另外在处理后也不需要调整处理后液体的pH, 故可以极为简便地使用。
另外,由于其为粉末状,与液状、溶胶状或凝胶状的凝聚剂相比,不仅 输送和保管时操作方便,而且只要不添加水就可以维持本身的活性。
另外,将其添加到泥水、畜产类处理水或水产类处理水等含有机物的悬 浊水、由家庭产生的家庭废水、由工厂等产生的工业废水等各种悬浊水中, 可以使悬浊物凝聚而使水得到净化。其中,由于对泥水可以瞬间使悬浊物凝 聚而净化,因此例如在台风或地震等灾害期间,只要将其添加到浑浊的泥水 等中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得净化的生活用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说明书中记载为“X~Y”(X,Y为任意数字)的情况,只要 没有特别解释,都指的是“X以上且Y以下”,同时也包含“优选比X大且 比Y小”的意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克塞拉股份有限公司;佐佐木启之,未经艾克塞拉股份有限公司;佐佐木启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9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