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0240.6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龙祖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祖仁 |
主分类号: | A44B11/25 | 分类号: | A44B11/25;A44B1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杨松龄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其用于将至少两个元件(例如挽具的带)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所指的这种扣可以用于在许多不同情况下的带、条和其它元件的可分离的连接。在各种形式的实现中,该扣可以允许已连接的元件的较大的或者较小的运动,从而可适应于在各种应用中存在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改进的扣,其可用一只手紧固和松脱。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揭示一种扣,该扣的释放机构要求在仅仅一个位置处促动。
根据本发明的扣包括两个部件,即第一扣部件和第二扣部件,第一扣部件带有紧固及释放机构,第二扣部件包括用于与第一扣部件的机构相配合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在布置的第一实例中,机构的可动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涉及在该布置中。配合介质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在两个扣部件彼此释放时便于分离该两个部件的布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如挽具或背包的带的两个元件可释放地连接在一起的扣,该扣包括:第一扣部件和第二扣部件,所述第一扣部件连接于所述两个元件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扣部件连接于所述元件中的另一个,其中,所述第一扣部件包括固定于该第一扣部件并从该第一扣部件突出的柱状的部分,所述第二扣部件包括开口,该开口的形状与所述突出的柱状的部分的外部形状接近地配合,因而在所述第一扣部件和第二扣部件连接和释放时所述第二扣部件能够经过所述突出的柱状的部分;所述扣包括用于利用弹簧加载装置将所述第二扣部件限制在所述突出的柱状的部分上的装置,其中,所述突出的柱状的部分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扣部件和第二扣部件彼此释放的按钮;所述弹簧加载装置位于所述突出的柱状的部分中并包括环形弹簧,所述环形弹簧具有两个沿直径相对的舌状物,用于接合布置在所述第二扣部件的所述开口中的边缘或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布置及其实现形式具备专利权利要求所示的特征属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扣。
图2显示了从上面观察的扣。
图3显示了从侧面观察的扣。
图4显示了从侧面观察的扣的第一扣部件。
图5显示了包括在扣的机构中的部件。
图6显示了扣的第一扣部件的截面图。
图7显示了扣的第二扣部件的截面图。
图8显示了在没有按钮的情况下的扣的第一扣部件和第二扣部件的截面图。
该扣包括第一扣部件1,其带有用于保持和释放第二扣部件2的机构。第一扣部件示于图中,其作为可附连到所需底层的板。第一扣部件和/或第二扣部件还可构成更大的集成部件,下面将更详尽地例示。第一扣部件1包括中心部分3(该部分3从该第一扣部件1突出),在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部分3是与第一扣部件成直角的圆柱体。该柱状体3为管状的且向上以按钮4的表面为边界。该扣的第二扣部件示于图中,其作为带有圆孔(开口)13的板2,圆孔13的直径略大于柱状体3的直径。圆孔13具有以上边缘14和下边缘15为边界的内部凹槽5。
该机构包括弹簧加载的锁紧器件8,其位于柱体内部并依靠在柱体的底部上或者连接到该已布置的介质。锁紧器件包括环形或者类似的弹簧及带有倾斜外边缘11,12的两个舌状物9,10。舌状物可伸缩地布置于柱体的壳体表面的开口中。在舌状物下方还布置有另外两个弹簧加载的舌状物6,7。
当第二扣部件2在柱体上方引入并在柱体上方向下压向板1时,锁紧器件的舌状物9,10在弹簧作用下朝向中央受压,并且允许扣部件2向下通向第一扣部件1中的弹簧加载的舌状物6,7。略微地压下这些舌状物,以便弹簧加载的部件9,10可挤入凹槽5内并且将另一扣部件2相对于柱状体3保持在确定位置。由于该柱体为圆形的,故第二扣部件2可在该位置处在柱体上自由旋转。于是,紧固和释放可以发生在任意位置处。
按钮4包括具有略微倾斜边缘的指向下方的杆16,17。优选地,杆的数量为4个且平行成对,其朝向弹簧加载的环8的接触表面18,19,20,21放置。当压下按钮4时,该弹簧被压在一起并且该弹簧加载部件的舌状物9,10被拉回,以便将第二扣部件2从第一扣部件1上释放。第一扣部件中的弹 簧加载的舌状物6,7略微向上压动第二扣部件2,以便当按钮4上的压力停止时,舌状物9,10不能再次挤入凹槽5,并且两个扣部件彼此保持自由。
按钮4通过可伸缩地夹在柱状体3内的搭扣布置而保持在适当位置。这些布置不构成本发明的部分,并且未示于图中。通过在对应的管内运动的、中心定位且指向下方的销,在与柱体的壁相分离的情况下控制该按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祖仁,未经龙祖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0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