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病治疗剂及肝功能改善剂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0285.3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1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七里真义;田中雄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96 | 分类号: | A61K31/496;A61K31/438;A61P1/16;A61P31/12;C07D498/08;C07D49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亭;苗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病 治疗 肝功能 改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肝病治疗剂及肝功能改善剂。
背景技术
肝脏具有解毒作用,且具有合成、分解、储存营养素以及分泌胆汁等各种功能,是维持生物体的体内平衡的重要脏器,但有时会因为肝炎病毒、药物、酒精等各种原因而遭受急性或慢性肝功能损害。由此,会诱发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等肝病。
作为代表性肝病的病毒性肝炎,是由于病毒感染而诱发的肝炎。作为病毒性肝炎的代表例,可列举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已知如果这些肝炎的症状恶化,则会导致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病。
据推测在日本国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携带者数为150万人(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有70~80%的携带者会转变成慢性丙型肝炎,成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有30%在10~30年内会变为丙型肝硬化患者,此丙型肝硬化患者的约80%在5~10年内会患上肝癌。这样,因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生率极高,所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显得极为重要。
以往作为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成分,具有代表性的是干扰素(Interferon)及利巴韦林(Ribavirin)。具体来说,单独将干扰素向患者给药,或者将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使用而向患者给药。由此将肝炎病毒从体内除去,因此有时可以治疗病毒性肝炎(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23465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慢性肝炎的治疗指导,日本肝脏学会编,文光堂,第21~第23页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治疗方法,会伴有发热、血小板减少、白血球减少、脱发、头痛、耳鸣、抑郁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给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负担。而且,干扰素是蛋白质,因此无法口服给药,所以必须依赖注射给药,在方便性及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而且,治疗费用高昂,治疗有时存在经济上的困难。
并且,根据肝炎病毒的基因型(genotype)或治疗用成分的给药时期,得不到疗效的情况也很多。具体来说,即使通过将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给药的情况下,可以将肝炎病毒从体内除去的最大比例为50%左右。
根据上述这些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治疗方法变得不适合时,为了抑制向肝硬化或肝癌的发展,有时会采用肝支持疗法(liver supporting therapy)。在此肝支持疗法中,将复方甘草甜素(Stronger Neo-Minophagen C)或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用作肝功能改善剂。由此可改善肝功能,还可确认上述肝支持疗法可以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等肝功能指标物质值保持于低值。
然而,复方甘草甜素是以注射方式给药,因此在方便性及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如果长期给药会使注射部位发生硬化,因此继续给药有时也会变得困难。
此外,虽然熊去氧胆酸可以口服给药,但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效,有时会对一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无效。
进而,对于其他肝病,也存在与病毒性肝炎中所见的上述问题同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作用少、可以口服给药、通用性高且廉价的肝病治疗剂。
本发明者们发现:利福霉素(Rifamycin)类抗生素可以改善病毒性肝炎等肝病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其结果可以抑制肝炎向肝硬化发展,且预防肝癌的发生,从而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附带说明,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是地中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mediterranei)产生的抗生素即利福霉素及其衍生物,长年来作为结核治疗药的成分等使用。
然而,近年来发现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抑制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的作用,并根据此发现揭示了,利用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可以抑制肝癌的发展(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4-75665号公报)。然而,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的给药目的,并不是通过治疗肝病来预防由此肝病所诱发的肝脏组织中的癌细胞的产生。因此,成为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给药对象的患者,仅限于肝脏组织内已经产生癌细胞的可能性较高的患者。
而且,利福霉素类抗生素以往仅限于作为抗菌剂向结核病患者及麻风病患者给药,不用于未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医科齿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0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