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表面波装置和弹性边界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1163.6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伸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3H9/72 | 分类号: | H03H9/72;H03H9/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香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表面波 装置 边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表面波装置和弹性边界波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关于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等弹性表面波装置或弹性边界波滤波器等弹性边界波装置,把封装小型化到元件芯片尺寸的晶片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的开发在进行。
例如在图13所示的弹性表面波装置中,相对配置形成包含IDT(梳形电极)2、反射器3、焊盘4的导电图案的压电基板1和设置外部电极8的树脂基板8,用光硬化性树脂6a、6b接合密封,并电连接焊盘4和外部电极8之间地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3-37471号公报
如果如此在弹性表面波装置或弹性边界波装置应用由封罩覆封盖压电基板的构造,有时电容耦合增大。采用晶片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构造,进行小型化时,电容耦合的增大加剧。如果电容耦合增大,与隔离特性、VSWR的恶化关联。
本发明鉴于有关的实情,要提供能减少信号线彼此间的电容耦合的弹性表面波装置和弹性边界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提供按照以下方式构成的弹性表面波装置。
弹性表面波装置中,压电基板和封盖隔着支撑层设置间隔而耦合,在所述压电基板的与所述封盖相面对的主面,在所述支撑层的内侧形成发送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和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在关于所述封盖而与所述压电基板相反一侧,形成外部电极,该外部电极,包含与所述发送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和所述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电连接的天线端子、与所述发送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电连接的发送输入端子、以及与所述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电连接的接收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和所述天线端子的布线包含:(a)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上的压电基板布线、(b)设置在所述封盖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覆布布线、(c)贯通所述支撑层的一端和所述封盖连接所述压电基板布线和所述覆布布线的一端的贯通布线。
根据所述结构,利用覆布布线和贯通布线,缩短或隔开对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和天线端子进行电连接的布线中设置在压电基板上的压电基板布线,能降低信号线彼此间的电容耦合。
优选为,所述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是包含输入不平衡信号的一个不平衡信号端子、输出平衡信号的一对平衡信号端子的平衡型弹性表面波滤波器。所述天线端子电连接在所述不平衡信号端子上。所述接收输出端子电连接在所述平衡信号端子上。
根据所述结构,能取得平衡特性良好的平衡型弹性表面波装置。
另外,接收输出端子是分别连接在平衡型滤波器的平衡信号端子上的一对外部电极。
此外,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提供按以下那样构成的弹性表面波装置。
弹性表面波装置中,压电基板和封盖隔着支撑层设置间隔而耦合,在所述压电基板的与所述封盖相面对的主面,在所述支撑层的内侧形成发送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和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在关于所述封盖而与所述压电基板相反一侧,形成外部电极,该外部电极包含:与所述发送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和所述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电连接的天线端子、与所述发送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电连接的发送输入端子、和与所述接收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电连接的接收输出端子,所述发送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弹性表面波共振子。对彼此相邻并串联连接的至少1组的所述弹性表面波共振子之间进行电连接的布线包含:(a)设置在所述封盖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至少一个覆布布线、(b)至少贯通所述支撑层连接该至少一个覆布布线、所述彼此相邻串联的至少1组的所述弹性表面波共振子的一方和另一方的至少1组贯通布线。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覆布布线和贯通布线,消除或缩短或隔开对接发送侧弹性表面波滤波器的彼此相邻串联的至少1组的所述弹性表面波共振子之间进行电连接的布线中设置在压电基板上的布线,能降低信号线彼此间的电容耦合。
此外,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提供按以下那样构成的弹性表面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1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 下一篇:板状体的研磨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