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心滚动轴承、特别是单列深沟滚动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1576.4 | 申请日: | 200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0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H·霍夫曼;H·德普林;A·博尔;R·艾德洛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夫勒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6 | 分类号: | F16C33/36;F16C33/5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英莹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心 滚动轴承 特别是 单列 深沟 | ||
1.向心滚动轴承、特别是单列深沟滚动轴承,所述向心滚动轴承 基本上包括一外轴承圈(2)和一内轴承圈(3)以及多个在所述两轴 承圈(2、3)之间设置的滚动体(4),通过一由两半环(6、7)组成 的轴承保持架(5)沿圆周方向以彼此均匀的间距保持各滚动体,其中 各滚动体(4)由球圆盘构成,它们分别具有两个对称地由一球基本形 状削平的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侧面(8、9)并且以其滚动面(10)在两 个深沟形的滚道(11、12)中滚动,所述滚道在外轴承圈(2)的内侧 (13)中和在内轴承圈(3)的外侧(14)中制出;其特征在于,轴承 保持架(5)对于每一滚动体(4)具有单独的沿一分度圆线包围该滚 动体的保持架兜孔(15),在所述保持架兜孔中滚动体(4)通过在其 侧面(8、9)的中心区域(16、17)与保持架兜孔(15)的纵向板条 (18、19)之间的两个低摩擦的点接触一方面具有在轴承圈(2、3) 之间的轴向导向,而另一方面不仅构成有用于横向于运转方向出现的 偏转运动的一定的自由度而且构成有用于自动地定位在向心滚动轴承 (1)的压力角上的一定的自由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滚动体(4) 的侧面(8、9)的中心区域(16、17)优选由在该两侧面(8、9)中 制出的中心的凹槽(20、21)或同心的空隙构成,通过所述凹槽或空 隙滚动体(4)的质量重心可径向向外向其滚动面(10)那边偏移。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心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优选可经 由两个在纵向中心在纵向板条(18、19)中成形的并伸入滚动体(4) 的侧面(8、9)中的各中心凹槽(20、21)中的轴向的锥形尖端(22、 23)形成在侧面(8、9)的中心区域(16、17)与保持架兜孔(15) 的纵向板条(18、19)之间的点接触,各锥形尖端(22、23)与凹槽 (20、21)的平的底面(24、25)处于作用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向心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优选可经 由两个在滚动体(4)上的从滚动体(4)的侧面(8、9)中的各同心 空隙中轴向伸出的锥形尖端形成在侧面(8、9)的中心区域(16、17) 与保持架兜孔(15)的纵向板条(18、19)之间的点接触,各锥形尖 端与保持架兜孔(15)的纵向板条(18、19)的一平的纵向中心区域 处于作用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向心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保持架兜 孔(15)的按照滚动体(4)的滚动面(10)的半径成拱形构成的横向 板条(26、27)在两侧延伸超出所述滚动面(10),使得保持架兜孔(15) 的在横向板条(26、27)之间通过成圆形的过渡区域(28、28′、29、 29′)与所述横向板条连接的纵向板条(18、19)设置在与滚动体(4) 的侧面(8、9)隔开的一间距处。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向心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各滚动体 (4)通过保持架兜孔(15)的横向板条(26、27)的延伸超出其滚动 面(10)的结构在两侧具有一通过到保持架兜孔(15)的纵向板条(18、 19)的过渡区域(28、28′、29、29′)限定的约3°至7°的自由度,用 于横向于运转方向出现的偏转运动。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向心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各滚动体 (4)通过保持架兜孔(15)的纵向板条(18、19)与滚动体的侧面(8、 9)保持间距的结构在两侧具有一通过纵向板条(18、19)的上边缘和 下边缘限定的约12°至18°的自由度,用于在径向和轴向的轴承载荷的 情况下自动地定位在向心轴承(1)的压力角上。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向心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保持 架(5)的分度圆(TK保持架)小于向心滚动轴承的分度圆(TK轴承), 其中保持架兜孔(15)的纵向板条(17、18)具有一滚动体(4)的直 径(dw)的35%的最大高度(h)并且由滚动体(4)的侧面(8、9) 限定的滚动体宽度(bw)为滚动体(4)的直径(dw)的至少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夫勒两合公司,未经谢夫勒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15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电缆
- 下一篇:连续式次氯酸盐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