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有机液体的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2266.4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1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K·麦科伊;R·沃斯利;P·维杰拉特纳;P·豪普特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热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6 | 分类号: | H01L29/8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雪梅;王小衡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有机 液体 传感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请求2005年12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 No.60/74183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检测有机液体存在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某些有机液体,诸如烃类燃料,当在它们相关的容器之外出现时, 可能存在人身或者环境危害。例如,由于地上和地下燃料储存罐中可能 包含的大量液体,储存罐中没有检测到的泄露会导致大量污染。检测这 种液体泄露到不期望的区域中对于控制和/或避免这种污染是重要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势通过描述符合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而提出,该描 述应当结合附图考虑,附图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传感器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传感器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传感器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示出依照本发明的传感器组件的实施例;
图5描绘依照本发明的传感器放置用于检测水坑中有机液体的存 在;
图6描绘存在水时图5的传感器布置;
图7描绘包含燃料的水坑中图5的传感器布置;
图8描绘包含水和燃料的水坑中图5的传感器布置;
图9描绘包含水和燃料的水坑中图5的传感器布置;
图10示出包括依照本发明的传感器的检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图11示出包括依照本发明的传感器的检测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图12示出包括多个依照本发明的传感器的检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可以检测有机液体的存在。大致上,该传感器 在没有有机液体时会表现出第一状态,而在有机液体与传感器表面接触 时会表现出第二状态。传感器的第一和第二状态可以一般地与有机液体 与传感器表面接触时,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的变化相关。传感器 可以呈现大致伸长的传感器表面,并且可以检测沿伸长的传感器表面任 何点处有机液体与传感器表面之间的接触。因而,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 依照本发明的传感器可以适合用于检测水坑、人孔等中有机液体的存 在,其中有机液体可能在水坑或人孔中的中间高度处存在。
参考图1-3,传感器10的实施例可以大致包括第一和第二传感器 表面12、14,设置在不导电基板16的相对侧。传感器表面可以由可变 电阻材料形成。第一和第二电极18、20可以分别耦接到基板16的相应 侧上相应的传感器表面12、14。桥接电极22可电耦接到两个传感器表 面12、14。电极18、20、22可以由任何适当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铜、 金、铂、银等。在示出的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极18、20相邻 于基板16的第一端设置,而桥接电极22相邻于基板16的第二端设置。 然而,也可以采用各种其他配置。
基板16可以支持传感器表面12、14和电极18、20、22,并且可以 将相应传感器表面12、14和电极18、20彼此电绝缘。从而,第一和第 二电极18、20之间可以存在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表面12、14和电耦接第 一和第二传感器表面12、14的桥接电极22的电通路。
传感器表面12、14的可变电阻材料可以对与有机液体的接触有响 应。通过传感器表面12、14和桥接电极22的导电通路可以在传感器表 面12、14与有机液体接触时具有第一电阻,并且可以在没有有机液体 时具有第二电阻。因此有没有有机液体与传感器表面12、14接触可以 基于第一和第二电极18、20之间测量的电阻来确定。
可变电阻材料一般可包括可膨胀基质材料与导电填料的混合物,例 如在授予Hauptly的美国专利No.4855706中描述的,该专利的全部内 容结合在此作为参考。基质材料可以在存在有机液体时是可逆地可膨胀 的。即,当可膨胀基质材料与有机液体接触时,该基质材料会膨胀。导 电填料的浓度可以被提供为,当基质材料处于未膨胀的状况即没有有机 液体时产生第一电阻。当存在有机液体时,基质材料会膨胀,从而增加 导电填料的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当可变电阻材料与有机液体接触时, 该导电填料粒子之间距离的增加会得到第二、较高的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热控制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热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2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