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净化装置及流体净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2566.2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5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利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阀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A61L9/00;A61L9/20;B01D53/86;C01B13/11;C02F1/32;C02F1/50;C02F1/7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净化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净化装置及流体净化方法,例如,对浴池水 或泳池水、或者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被处理流体进行杀菌、净化。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对浴池水或泳池水、养殖用水等水进行杀菌、净化的 净化装置,有包括杀菌设备的水净化装置,该杀菌设备包括对被净化 设备进行过滤的过滤设备、为接触被净化水而设的光催化剂及照射光 催化剂的光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水净化装置是利用光催化剂、和包括荧光灯或紫外灯的光源来 净化被净化水。
另一方面,有在浴池水等被处理水流动的管道内设置的反应容器 内设置大表面积材料并对该大表面积材料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 和在反应容器的上游侧设置有注入臭氧的臭氧注入设备的水处理装置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该水处理装置利用臭氧注入设备在被处理水中注入臭氧,并且从 透明地形成的反应容器的外面照射紫外线而在反应容器内的大表面积 材料的表面生成光催化剂,由此利用臭氧和光催化剂进行被处理水的 净化。
另外,有在浴池水等被处理流体流动的管道的中途设置由具备有 外筒和内筒的双重管构成的反应容器,在该反应容器的外筒整周上设 置一个电极,在以自外筒空出规定空间的方式设置的透明内筒上设有 和上述电极成对的另一个电极,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电极间使放电发 生的同时,对外筒和内筒的空间供给氧气或空气,从而生成臭氧,使 该臭氧与被处理流体混合而进行净化的流体净化装置(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3)。反应容器的外筒由不锈钢制成,另一方面,内筒由石英 玻璃或者硼硅酸盐玻璃制成,将外筒侧的电极作为地电极。
该流体净化装置是在内筒内设置光催化剂,利用为使臭氧产生而 进行的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使该光催化剂活化并发挥功能,利用臭氧 和光催化剂进行被处理流体的净化。
专利文献1:特开平8-897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1547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4-2233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水净化装置虽然利用光催化剂和光源杀菌代替仅利 用紫外灯的杀菌而使杀菌能力提高,但很难说具有能够将被处理水进 行充分的杀菌处理的杀菌能力。
专利文献2的水处理装置是通过向被处理水中注入臭氧来取代光 催化剂,通过利用杀菌作用高的臭氧可以提高杀菌能力,但是,这种 情况是将臭氧注入设备作为别的装置设置在反应容器的上游侧,作为 利用该外部的臭氧注入设备另生成臭氧的结构的水处理装置,存在装 置整体复杂化、大型化的问题。
就专利文献3的流体净化装置是在由双重管构成的反应容器中生 成臭氧和光催化剂发挥臭氧的强杀菌作用,同时利用简单的结构净化 被处理流体,由此来解决专利文献2的问题的流体净化装置,但是由 于该流体净化装置为将反应容器的外筒设定为由不锈钢构成的金属、 将内筒设定为由透明玻璃构成的电介质的结构,因此新产生如下问题。
即,该流体净化装置是在反应容器的电极间产生放电的结构,但 是对于在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电极而放电的情况,当在内筒的外侧设 置电极而放电时,存在出现电弧放电并发出大的声响的问题。
另一方面,使电极紧贴内筒的内侧时,虽然变为无声放电,发出 声响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此时,使得内筒内侧的电极带电而成为高压 侧,在内筒内部流动的流体为液体时,该液体则高压带电,其结果是 连接内筒的管道有可能带高压电而造成危险状况。而且,这样一来, 使得在内面侧带高压电时必须具备保护装置,但该保护装置的安装则 成为难题。
另外,即便使外筒带电成为高压侧,恐怕也会对外筒的外部侧造 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高压电源的保护装置。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直至得到研究结 果,其目的在于:提供利用简单的构成就能发挥高杀菌、净化功能的 流体净化装置以及流体净化方法,并提供在进行对包括水等液体的被 处理流体的杀菌、净化时能够抑制噪音或高压带电的产生等,且能够 在稳定的状态下发挥杀菌、净化功能的流体净化装置以及流体净化方 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阀门株式会社,未经东洋阀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2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落水装置
- 下一篇:基于代理的对等计算信任机制构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