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2995.X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元屋敷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屋敷英树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姿势 矫正 运动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其适于矫正脊柱变形并获得正确的 姿势。
背景技术
正如名称“脊柱”所言,人体脊骨用作支承人体中心的支柱。它由许 多堆叠的椎骨形成,其堆叠方式类似于椎盘位于两椎骨之间的嵌合体。在 形成脊柱的每个椎骨上形成有脊柱空腔,并且,椎骨堆叠形成脊柱,在单 独的椎骨上形成的脊柱空腔按列对齐。结果,在脊柱内形成脊柱管,脊柱 管内包含脊髓。
对于如上所述的铰接的脊柱,位于每对堆叠的椎骨之间的椎间孔供神 经从脊骨中伸出。从脊柱穿过椎间孔伸出的神经到达身体的每个部分,从 手和脚的肌肉到达内脏。
因此,如果脊骨变形,在两个椎骨之间发生的约束引起两个椎骨之间 的椎盘伸出。这反过来在穿过周围区域的神经根上施加压力,造成诸如手、 脚、腰、肩或头的疼痛或麻刺等症状。
脊柱牵引是减轻这类症状的一种公知治疗方法。例如,为了沿着首尾 方向牵拉和伸展脊柱,使用了一种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器具进行牵引。
然而,牵引方法涉及到大型器械,例如电动机及其供电装置、控制装 置等的使用,病人单独购买这种装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即便病 人买得起这种装置,由于它们通常难以操作,并且需要应用电动机动力的 猛烈外力,使得技术知识成为正确控制和操作的一个先决条件。难以想象 到患者个人能操作这种装置。
因此,通过牵引方法进行治疗的传统治疗方法需要具有身体疾病的病 人去装备有专门牵引设备的医院或其他场所。这对于病人是很大的负担, 使病人难以接受经常性的牵引治疗,其后果就是在很多情况下病人很难接 受最佳的治疗。
由于作用在脊骨上的负载代表了脊骨变形的额外原因,如果不采取措 施以某种方法根本上降低脊骨的负载,即便椎骨之间的空间通过牵引来扩 展,它们也倾向于快速复位至其初始状态。因此,迄今为止,已经证实从 根本上减轻病人的症状是非常困难的,病人的该症状由与上面所述的椎骨 之间的约束有关的神经上的压力引起。
专利文献1:JP-A-6-38996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姿 势矫正用运动器具,其便于提供相当于牵引的效果,但是不需要大型器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结构新颖的姿势矫正用运动器 具,尽管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在适当操作时,能矫正脊柱变形或 者增强支承脊骨的肌肉,并由此在根本上降低脊骨上的负载。
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可选的目的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现。下面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采用的元件可以以任意可能选择的组 合方式使用。
本发明的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包括:在其上端面上供用户搁置下巴的 下巴承载部分、在其下端面上的安置面,该安置面的外周边形成弯曲形的 倾斜面/倾动用面,从而用户能在下巴搁置在下巴承载部分的状态下在安置 面上倾斜。
在本发明的这种结构的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中,由于下巴承载部分成 形在上端面上,例如当用户坐在椅子上时,用户能将下巴搁置在位于桌子 上的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的下巴承载部分上,从而用户的体重通过搁置在 下巴承载部分上的他或她的下巴向下作用在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上,由此 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用户的下巴作用在用户的头部区域。其结果是,用户 的头将会受到反作用力的作用方向上的张力,这样能以类似于传统牵引治 疗的方式沿着首尾方向伸展脊骨。
因此,通过本发明的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能在不使用大规模器械的 情况下实现与牵引相当的效果。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而言,由于安置 面的外周边形成弯曲形的倾斜面,使该器具能在用户下巴搁置在下巴承载 部分上的情况下在安置面上倾斜,当用户在他或她的下巴搁置在下巴承载 部分上的情况下(例如,用户坐在椅子上,他或她的下巴搁置在位于桌子 上的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的下巴承载部分上)将他或她的体重转移到姿势 矫正用运动器具上,并且同时向前后倾斜该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时,用户 需要采取维持姿势矫正用运动器具处于倾斜状态所需要的姿势。这样,脊 骨能处于其自然曲率状态,其结果是能矫正脊骨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屋敷英树,未经元屋敷英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2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