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蜂窝电话的免提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3778.2 | 申请日: | 2006-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J·蒂森;A·梅尔奎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0 | 分类号: | H04M1/6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亚非;刘 红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蜂窝 电话 免提 附件 | ||
1.连接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接口的附件,其中该电接口包括一对偏压提供连接点,包括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用于偏置可以提供在附件中的信号提供元件,该附件包括:
至少一个在第一组支路中的第一电支路,包括
第一分压元件,和
第一开关,其能够机械地开动,
其中,所述第一支路具有连接至该对偏压提供连接点中的一个连接点的第一端和连接至电接口的另一个连接点的第二端,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一分压元件和连接至第一端的连接点互相连接时,将该连接点的电压电平改变至特定电压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附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组支路中的第二支路,其包括第二分压元件和能够机械地开动的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二支路具有连接至与第一支路相同连接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当所述第二开关将所述第二分压元件和连接至第一端的连接点互相连接时,所述第二分压元件将该连接点的电压电平改变至特定电压电平,该特定电压电平不同于可连接至该连接点的其它支路所提供的电压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附件,进一步包括在第一组支路中的第三支路,只包括能够机械地开动的第三开关,并具有连接至与所述第一支路相同连接点的第一和第二端,其中当所述第三开关将两个连接点互相连接时,第三支路将连接至第一端的连接点的电压电平改变至特定电压电平,该特定电压电平不同于可连接至该连接点的其它支路所提供的电压电平。
4.根据任一在前权利要求的附件,其中,其它连接点是提供固定参考电压电平的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附件,其中,其它连接点是提供地电位的第三连接点,并且在该对偏压提供连接点中的一个连接点是第一连接点,其进而内部连接至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电压源。
6.根据权利要求4的附件,其中,其它连接点是提供馈送电压的第三连接点,并且在该对偏压提供连接点中的一个连接点是第二连接点,其进而内部连接至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个的附件,其中,其它连接点是该对偏压提供连接点中的另一个连接点。
8.根据任一在前权利要求的附件,进一步包括信号提供元件,其中,每个支路的每个开关具有两个位置,第一位置将所述支路连接至该对连接点中的一个连接点,第二位置将信号生成元件的一端连接至该对连接点中的所述一个连接点,其中信号提供元件的另一端计划将要连接至该对连接点中的另一个连接点。
9.根据权利要求8的附件,其中,信号提供元件是可调分压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附件,其中,信号提供元件是麦克风。
11.根据任一在前权利要求的附件,其中,所有分压元件是无源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5的附件,进一步包括第二组支路,包括
至少一个电支路,包括分压元件和能够机械地开动的开关,
其中,所述支路具有连接至第二连接点的第一端和连接至提供参考电压的第四连接点的第二端,用于当所述开关将分压元件和第二连接点互相连接时,将第二连接点的电压电平改变至特定电压电平。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附件,包括在所述第二组支路中的另外的支路,具有另外的分压元件和另外的能够机械地开动的开关,其中所述另外的支路具有连接至与第二组中所述一个支路相同连接点的第一和第二端,其中当所述另外的开关将所述另外的分压元件和第二连接点互相连接时,该另外的分压元件将第二连接点的电压电平改变至特定电压电平,该特定电压电平不同于可连接至第二连接点的其它支路所提供的电压电平。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组支路,包括
至少一个电支路,包括分压元件和能够机械地开动的开关,
其中,所述支路具有连接至第一连接点的第一端和连接至第二连接点的第二端,用于在所述开关将所述分压元件和第一连接点互相连接时,将第一连接点的电压电平改变至特定电压电平,该特定电压电平不同于可连接至第一连接点的其它支路所提供的电压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37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