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挠性传动件的张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3916.7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1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R·安特恰克;詹姆斯·W·德尔;杰拉尔德·J·阿梅尔;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12 | 分类号: | F16H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田军锋;段 斌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传动件 张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挠性传动件的张紧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装体 积减小、制造成本降低和/或组装简化的张紧器。
背景技术
用于挠性传动系统的张紧器,特别是用于包括内燃机上的辅助传动 系统的挠性传动系统的张紧器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张紧器包括向挠性传 动件偏置的皮带轮,挠性传动件一般是橡皮带。皮带轮安装于由弹簧向 挠性传动件(张紧方向)偏置的臂,且该臂能够包括产生阻尼力的装置 以限制该臂和/或挠性传动件的振动。
尽管这种张紧器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其具有体积较大的缺点,从而 在将要安装张紧器的发动机或其它装置上需要相当大的可用安装容积 (包装体积)。
另外,尽管期望阻尼张紧器臂远离挠性传动件(解除张紧方向)的 运动以减少震动,但是阻尼张紧器臂向着挠性传动件(张紧方向)的运 动限制了张紧器保持挠性传动件张紧的能力,因此是不期望的。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提供摩擦阻尼的张紧器一般地提供基本恒定的 摩擦力,而与张紧器臂的位移量无关。相反,期望摩擦阻尼力随着张紧 器臂远离挠性传动件(解除张紧方向)的运动增加,而不是保持恒定。
此外,传统张紧器的制造和组装过程可能是复杂的,需要对一些部 件进行机械加工并需要采用多个组装步骤的特殊组装工具,从而增加了 张紧器的制造成本。
期望有一种张紧器,其能提供较大的张紧力,同时需要较小的包装体 积并能较易地制造和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用于挠性传动件的张紧器,其消除 或减轻了现有技术的至少一项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张紧挠性传动件的张紧 器。该张紧器具有心轴和张紧器臂。心轴具有基部,设计成用于安装到 发动机的表面上。张紧器臂安装于心轴上以围绕第一轴线做旋转运动。 张紧器臂具有围绕第二轴线可旋转安装的皮带轮,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 隔开并平行。偏置螺旋弹簧在心轴和张紧臂之间作用,迫压张紧器臂围 绕第一轴线沿张紧方向旋转并将张紧器臂及皮带轮偏置成与挠性传动 件张紧接合。张紧器臂与心轴之间安装有衬套以允许张紧器臂围绕心轴 枢转并提供第一摩擦力以阻尼张紧器臂围绕心轴的运动。弹簧和张紧器 臂之间安装有阻尼垫。当螺旋弹簧的线圈伸展和收缩时,阻尼垫被迫压 与张紧器臂摩擦接合和分离,分别提供变化的第二摩擦力。第一摩擦力 和第二摩擦力相加在一起为张紧器提供了变化的阻尼。
优选地,张紧器臂是压铸件并包括铸造倾斜部分以接收偏置弹簧的 端面,还包括抵靠偏置弹簧端部的铸造挡块。而且优选地,心轴是压铸 件并包括抵靠偏置弹簧端部的铸造挡块。而且优选地,阻尼垫包括模制 倾斜部分以接收偏置弹簧的螺旋表面。而且优选地,随着张紧器臂运动 离开第一位置,阻尼垫提供的摩擦力增大。而且优选地,随着张紧器臂 回到第一位置,摩擦力迅速地减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张紧器,其采用优选地由压铸法或类似生产技术制 造的心轴和张紧器臂,消除了机械加工的需要。张紧器的偏置弹簧优选 地包括由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线材构成的线圈,与线圈由具有圆形横截 面的线材构成的类似弹簧相比增加了弹簧的弹簧力。随着张紧器臂和皮 带轮沿解除张紧方向运动,远离挠性传动件,弹簧的直径增大且线圈将 阻尼垫的至少一部分挤压成与张紧器臂的壁接触,从而产生阻尼力。
该张紧器易于组装,且对于其能够产生的偏置力和阻尼力只需要较 小的包装体积。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 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张紧器的底部和侧面的分解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张紧器的顶部和侧面的分解图;
图3是示出了图1中张紧器的部分张紧器臂、偏置弹簧以及衬套的 侧向立体图;
图4是沿图3中线4-4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张紧器的偏置弹簧和衬套组件的侧向立体图;
图6是沿图1中线6-6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张紧器的顶部和侧面的分解图;
图8是示出了图7中张紧器的底部和侧面的分解图;
图9示出了图7中张紧器的张紧器臂和衬套的底部和侧向立体图;
图10示出了图7中张紧器的心轴、衬套以及阻尼垫的顶部和侧向 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未经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3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