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4033.8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4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冈昭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美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机。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特开2003-79687号公报公开有基于音响信号进行按摩的按摩机。
日本专利特开2003-79687号公报公开有如下的空气按摩机,其具备空气袋、对该空气袋进行供气及排气的供排气装置、以及控制该供排气装置的动作的控制装置,其基于音响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利用所生成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供排气装置的动作。
对于该空气按摩机而言,当因音响信号的变化而使该音响信号超过规定的阈值时,则进行气泵的驱动,向空气袋供给空气而膨胀,从而空气袋对使用者进行推压。另外,当该音响信号小于规定的阈值时,则停止气泵的驱动,从空气袋中排出空气而收缩。
另外,上述空气按摩机被如下构成,即,具备多个空气袋,利用回转阀依次切换供给空气的空气袋。
以往的上述空气按摩机虽然可以利用音响信号的变化使空气袋膨胀,切换供给空气的空气袋,但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伴随着音响效果进行的按摩的体感性。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中目的在于,提供可以进一步提高伴随着音响效果进行的按摩的体感性的按摩机。
本发明的特征是,具备:进行按摩动作的按摩部、以在上述按摩部中进行与音响信号的变化对应的按摩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当根据因音响信号的变化而检测出该音响信号达到规定的按摩开始状态时,则无论该音响信号的变化如何,都在规定的按摩动作时间期间,使上述按摩部处于动作状态。
根据本发明,当因音响信号超过规定的阈值等而达到按摩开始状态时,则在规定的按摩动作时间期间,按摩部处于动作状态。
所以,即使音响信号处于按摩开始状态的时间很短,也可以确保在规定的按摩动作时间中的动作。
而且,本发明的「按摩」中,包括极轻的推压、用于放松的摆动或振动等动作等,包括可以对使用者施加某种物理的作用的情况。
另外,上述按摩开始状态最好是音响信号的信号电平超过了阈值的信号。
上述控制部最好具备:按摩开始控制信号生成部,其检测出音响信号达到了规定的按摩开始状态,而生成按摩开始控制信号;按摩动作控制信号生成部,其当按摩开始控制信号被生成时,即生成在规定的按摩动作时间期间使上述按摩部动作的按摩动作控制信号。
上述控制部最好如下构成,即,紧接在上述按摩动作时间之后,设有非动作时间带,此时即使音响信号达到上述按摩开始状态,按摩部也不会再次动作。该情况下,紧接在按摩动作时间之后,无论音响信号的状态如何,按摩部都不会动作,因此就可以防止连续的按摩部的动作,可以在与音响信号同步的同时进行具有迟缓的按摩。
上述控制部最好可以检测出音响信号的状态不同的多个按摩开始状态作为音响信号的按摩开始状态,与所检测出的各按摩开始状态对应地使上述按摩动作不同。
该情况下,由于可以与音响信号的多个状态对应地使按摩动作不同,因此就可以赋予与音响信号的变化对应的按摩动作的变化。
最好通过与所检测出的各按摩开始状态对应地使上述按摩动作时间的长度不同,来使上述按摩动作不同。而且,在使按摩动作不同时,既可以使按摩的强度不同,也可以使按摩动作的种类(揉捏·敲击等)不同。
上述控制部最好如下构成,即,具备按摩开始控制信号生成部,其当音响信号达到第一按摩开始状态时,即生成第一按摩开始控制信号,当音响信号的状态达到与上述第一按摩开始状态不同的第二按摩开始状态时,即生成第二按摩开始控制信号;按摩动作控制信号生成部,其当第一或第二按摩开始控制信号被生成时,即生成在规定的按摩动作时间期间使上述按摩部动作的按摩动作控制信号,上述按摩动作控制信号生成部构成为,因第一按摩开始控制信号而生成的按摩动作控制信号所致的按摩动作时间的长度与因第二按摩开始控制信号而生成的按摩动作控制信号所致的按摩动作时间的长度不同。
最好上述按摩部被作为通过从空气供给源供给空气而进行按摩动作的气体按摩部而构成,上述控制部构成为,向上述气体按摩部供给空气,以使上述气体按摩部可以在上述按摩动作时间中膨胀至能够推压身体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美利株式会社,未经发美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4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