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存储器元件的无接触编程与测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4161.2 | 申请日: | 2006-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R·龙卡;J·勒纳玛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B10/10;H04L12/28;H04L29/06;G06Q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立明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器 元件 接触 编程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以无接触的方式执行存储器组件的编程、配置、 调试和/或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包括例如移动终端等的电子装置的现代设备进行大量加工 需要以特定信息对存储器组件进行永久和/或临时编程。这包括如固 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市场特定的配置数据、物流数据和媒体 内容的信息。
在制造期间,当前用于向设备下载软件的方案,例如快速编程 (flashing)闪速ROM,是通过使用需要存在于设备上的初步快速编 程算法的机制,物理连接和所连接的电源来执行。通常,当已经将 所有组件置于产品上之后,在位于生产线末端的编程站中执行下载 到产品的软件。如果ROM不是掩模ROM,也可以在后续阶段对软 件重新编程。也存在着在将组件置于印刷线路板(PWB)之前,在 单独的编程站中将软件编程到存储器芯片的方案。
同设备制造相关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测试/调试。通常使用JTAG (联合测试行动组)系统执行此类测试/调试。典型地通过连接物理 的四针/五针接口来完成经由JTAG的产品调试。
然而,所有这些通常的过程伴随着某些缺点。仅能在加工过程 中的预定时间执行编程步骤,任何类型的测试/调试也是如此。此外, 传统的方式要求进行直接的、即有线连接,其需要特殊装置,由于 需要时间建立该接触而使加工周期减慢。而且,在所完成的产品封 装后,无法执行例如固件更新等的改写。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精确、更快 且更简单的,用于在R&D和制造期间编程软件/数据和/或调试和测 试设备的方案。而且,本发明支持减少制造周期时间和/或提高物流 的灵活性。本发明也允许降低对在电子组件/模块上的物理连接的需 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元 件进行无接触编程的方法,该电子设备具有无线短程通信接口,该 方法包括:
执行用于检测所述无线短程通信接口的存在的询问;
响应于所述询问,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口的数据,所述数据指 示所述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
基于所述硬件配置,选择用于编程所述存储器元件的编程数据; 以及
传送将由所述无线短程通信接口接收的所述所选择的编程数 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允许代替用于对存储器模块进行编程的直接 物理连接,例如,在对电子设备或组件的制造期间。由于能在制造 和物流链内的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执行编程,这提供了增强的灵活 性。减少甚至是省略物理接触也能提高存储器模块对静电放电的抗 扰性。以无线接口代替传统的直接连接,也可以在后续用于调试/测 试的目的,以及甚至可以在物流通道中用于改变系统软件等,而无 须打开封装。
无接触接口也允许从在服务中的设备恢复用户数据,或者由用 户使用RFID读取器恢复用户数据。当用户已经购买了新设备,以及 旧设备不正常工作时,通常实行恢复。例如,如果诸如焊盘连接的 物理接口由于潮湿引起的腐蚀而被损坏,和/或程序存储器或文件系 统被破坏,那么故障通常由一些损坏的组件而非存储器引起。具体 实施方式提供了提高的可靠性,其中可由询问信号单独地提供用于 执行“数据保存”过程的功率。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从包括下列项的组中选择编程数据:
固件;
操作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物流数据;
配置数据;以及
媒体内容。
媒体内容可包括例如像屏保、背景图像、主题、声音、软件下 载链接等的预编程内容。配置数据可以例如包括涉及特定移动服务 提供商、制造商、分发者、公司的IT特定配置、设备时钟设置、终 端用户等的配置数据。物流数据可包括诸如位置、温度、湿度的分 发链信息。也使用本发明用于代替指出所运输的产品是否曾暴露于 机械振动等的震动指示符贴纸。如果在电子设备内提供了如机械振 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的传感器,可以通过提供相应 指示而确定是否在物流链的某处,设备遭受了有害条件的影响。由 于本发明允许在产品自身内部提供此类设置,这样能够防止任何操 作(例如,来自运输公司的)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公司,未经诺基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4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