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纱线退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4625.X | 申请日: | 200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3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C·沃纳;M·克莱因多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50 | 分类号: | D04B15/5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 峰;梁 冰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纱线 装置 | ||
1.一种纱线进给器,包括:
第一转轴(12),其为圆柱形构件,
第二转轴(13),其为圆柱形构件,
水平分离的壳体(5),在该壳体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转轴(12,13) 被能转动地布置成彼此平行的,用于共同地接收第一和第二纱线线 轴,和
驱动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5)中的齿轮装置(15),用 于驱动所述两个转轴(12,13),
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转轴(12,13)上保持有一轴承装置,
并且其中所述轴承装置包括两个球轴承(26,27;28,29),每 一个均被轴向不能移动地固定,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2)和第二转轴(13)每个在纵向 方向上都是连续无缝并且无接缝的,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转轴(12,13)设置有材料镦粗部(34,35), 用于轴向地固定所述球轴承(26,27;28,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和/或第二转轴(12,13)沿其整个长度具有恒定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 镦粗部(34,35)是冲头标记(32,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 一和/或第二转轴(12,13)上支撑有各自的齿形构件(30,31),其 与至少一个齿形带(42,4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 (30)中的至少一个与两个齿形带(42,43)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 个齿形带(42,43)之间设置有分离盘(43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 盘(43a)具有开口,该开口设置有与所述齿形构件(30)的齿啮合 的齿形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棘爪连接 器(36)被提供用于将所述齿形构件(30)与所述转轴共同转动地连 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 连接器(36)设置有锁定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 连接器(36)由至少一个能运动的构件(37)形成,所述至少一个能 运动的构件(37)能运动地支撑在所述齿形构件(30)上,并且通过 弹簧作用被径向偏置而抵靠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轴(12)中的开 口(38)与所述能运动的构件(37)相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 口(38)为盲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 运动的构件(37)为在弹性的、轴向延伸的指状件处的突出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 装置为固定环(41),其在所述棘爪连接器(36)上可轴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 (15)具有输入转轴(47),该输入转轴从所述壳体(5)突出,并且 携载一齿轮(46),该齿轮(46)形成带有另一齿轮的角驱动机构, 所述另一齿轮又通过齿形带(43)与所述转轴中一个转轴(12)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 齿轮位于一球轴承的外环上,所述球轴承的内环由布置在所述壳体 (5)中的销(54)携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进给器(1),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
驱动马达(50),该驱动马达被支撑在所述壳体(5)上,并 且通过布置在所述壳体(5)中的齿轮装置(15)与两个转轴(12, 13)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46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