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包中钢的脱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55177.5 申请日: 2006-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1522922A 公开(公告)日: 2009-09-02
发明(设计)人: 埃瓦尔德·舒玛赫尔;A·K·别利琴科;G·A·洛赞;I·V·杰列维扬琴科;V·N·赫洛波宁;V·K·图洛夫斯基;埃德加·舒玛赫尔;A·N·萨夫尤克;K·F·多恩;V·V·雅科文科;R·弗兰茨基;A·赫舍利 申请(专利权)人: 泰康公司
主分类号: C21C7/06 分类号: C21C7/06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苗 征;于 辉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钢包 中钢 脱氧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黑色冶金,特别涉及用来生产高质量低碳钢的技术。

在高质量钢生产中常用并特别重要的一种工艺为脱氧或从准备浇铸的 熔体中除去过量氧。

固体金属中高的或不足的氧含量预先确定了残余碳的氧化过程的延 续,直到铸锭结晶结束,所述氧化过程伴随有气态的碳的氧化物。而且, 最终产品表现出影响其质量和密度的气孔率。

沉积(deposition)是在炼钢中最广泛使用的脱氧方法。该方法包括,氧 从溶体(氧在溶体中以氧化亚铁形式存在)中转移进入具有某些元素的非金 属化合物中,所述元素与氧的亲合力比铁高,比氧化亚铁低,并且在金属 中可溶。因而形成的氧化物产物以固态或者液态形式从金属中进入熔渣中。

在特殊钢的生产实践中,沉淀脱氧在钢包中或者直接在炉外处理设备 中进行。除了铝,在炼钢时有时使用硅、锰、镁、钡、钙、复合合金作为 脱氧剂和改性剂。

添加铝的最常用方法为,以团块或者相当的棒材的形式将铝供应给钢 包。当脱氧剂材料采用该方法添加时,其有效元素被熔体利用的程度处于 相当低的水平(例如对于铝5-20%)并且非常不稳定。因此,这种添加方法需 要大量的手工作业。

为了降低脱氧剂损失,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添加团块状或粒状脱氧剂进 入钢包中。

一种被认为是典型的钢包中钢的脱氧方法包括在熔体由生产单元浇铸 进入钢包中的过程中,添加粒状或者团块状脱氧剂进入所述熔体中,所述 脱氧剂的密度低于熔体。(Yu.F.Vyatkin,V.A.Vikhrevchuk,V.F.Polyakov et  al.″A resource-saving technology of deoxidizing steel with aluminum in a ladle″, ″Chermetinformatsya Journal,No.6,1990,p.53-55)。

但是已知方法具有以下缺陷:在浇铸过程中,破损的脱氧剂被引入到 熔体表面或者金属流表面,因此脱氧剂的主要部分被空气中的氧烧损,可 能不能溶入金属中。这导致了脱氧剂的损失并得到劣质的金属。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金属质量和降低脱氧剂损失的脱氧方 法。

预期的技术效果为脱氧剂损失降低,采收率(acceptance)稳定性改善, 金属质量较高。

所述的技术效果可以实现,即在已知的钢包中钢的脱氧方法中,包括 添加粒状或者团块状脱氧剂,该脱氧剂的密度低于钢包中的熔体的密度, 根据本发明,利用集中高速流将脱氧剂引入到熔体流中,所述集中高速流 的动量确保了所述脱氧剂能直接渗入熔体中。

可能的本发明脱氧方法的其它实施方式提供了:

-通过使用喷丸机器,将脱氧剂引入由生产单元浇铸进入钢包中的熔 体流中;

-使用粒状或者团块状铝作为脱氧剂,颗粒或者团块的尺寸为0.5-12 mm,所述脱氧剂可以通过喷丸机器引入到由生产单元浇铸进入钢包中的熔 体流中;

-引入铝流进入所述熔体流中的位置取决于其颗粒组成(fractional  composition),其中颗粒尺寸越小,铝流引入位置越接近充填的钢包中的熔 体表面。

为了采用要求的流速直接引入颗粒进入熔体内,对于给定颗粒,所述 颗粒或团块的供给流速应能确保在金属内高速动压和静压之间的平衡状 态。

ω2ρ1/2=l·ρ2·g

其中:

ω-化学试剂流速;

ρ1和ρ2-分别为化学试剂流的密度和液态钢流的密度;

g-重力加速度;

1-化学试剂渗入熔体中的深度。

该计算显示为了确保尺寸为0.5-12mm的粒状铝直接渗入流体中的条 件,所述流体由炼钢单元浇铸进入钢包中,所述脱氧剂应该采用40-318.6 N·s(其中N代表牛顿,即等于0.102kgf)的动量(力的冲量)供应。

上述数据并没有覆盖所有可能的流量动量值并仅限定针对于铝。喷丸 机器为一种能够使脱氧剂渗入熔体中的装置,进入流体中和钢包中金属表 面以下。所述机器通常装配有计量装置并能以50-200kg的批量供应脱氧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康公司,未经泰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5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