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二次电池的安全配套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5303.7 | 申请日: | 200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镐春;崔棅珍;张俊桓;尹亨九;安昶范;郑炫哲;孙正三;金东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建晖;杨 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二次 电池 安全 配套 元件 | ||
1.一种薄片形安全配套元件,其附接到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 的相对主表面,包括:
一组金属片,其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阴极终端;另一组金属 片,其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阳极终端;和绝缘片,其设置在这两 个金属片组之间,其中
所述金属片组中的一组的金属片在所述金属片的下端处彼此互 连,将所述金属片的下端互连的下端互连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金属片 的宽度,并且互连的金属片的下端边角从未彼此互连的金属片的下端 边角伸出预定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其中
所述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阴极终端的薄片由未施加活性材料 的铝箔制成,并且
所述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阳极终端的薄片由未施加活性材料 的铜箔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到所述 电极组件的阳极终端的薄片的下端彼此互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其中所述金属片的下端 边角被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到所述 电极组件的阳极终端的薄片的下端边角被构造成圆角结构,其半径小 于所述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阴极终端的薄片的下端边角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其中所述下端互连部分 的宽度为所述金属片的宽度的60-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到所述 电极组件的阳极终端的薄片的下端边角从所述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 的阴极终端的薄片的下端边角伸出1mm到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其中所述绝缘片由无孔 材料制成,该无孔材料的热收缩性小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分隔部的热收 缩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进一步包括:
具有预定尺寸的第二绝缘片,其沿着所述安全配套元件的纵向方 向在下端互连部分接触所述电极组件的下端互连部分表面处附接到所 述下端互连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配套元件,其中所述第二绝缘片 由与设置在所述两个金属片组之间的绝缘片相同的材料制成。
11.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以密封状态安装在电池壳中的电极 组件,同时所述电极组件被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配 套元件覆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电极组件为堆叠型或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以及
所述安全配套元件的金属片分别连接到电极引线,所述电极组件 的电极头连接到所述电极引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壳为由 包含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薄片制成的袋形壳。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安全配套元件 覆盖所述电极组件,使在下端处彼此互连的所述金属片暴露于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53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