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计算环境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5433.0 | 申请日: | 200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吉米·克里达拉斯;威廉·维特德;威廉·哈姆伯根;蒙哥马利·西科拉;温妮·莱昂;杰拉尔德·艾格纳;唐纳德·L·比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歌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00 | 分类号: | G05D23/00;F25B4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焕生;安 翔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计算 环境 | ||
技术领域
本描述涉及模块化计算环境。
背景技术
为了个人和公司用途,对于各种应用已经广泛地采用计算机。一 些计算机作为独立的数据处理设备运行,可能带有诸如打印机和显示 设备的外围设备。虽然可用于许多目的,但是如果将多个计算机联网 在一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可以实现额外的特征和益处。
可以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计算设备与信息通道连接来形成计算机网 络。一种类型的网络是局域网(LAN)。典型的家用LAN例如可以将 两个计算机连接到打印机。典型的公司LAN例如可以允许许多用户共 享资源和大量的信息,包括数据库和应用软件。
第二种类型的网络是广域网(WAN)。WAN的一个示例是因特 网。诸如因特网的WAN允许许多计算机设备通信消息和共享信息。当 多个LAN与一个或多个WAN可互操作时,大大扩大了计算设备通信 和共享信息的机会。
从连接到网络的个体计算设备的角度来说,用户可以利用web浏 览器应用生成的用户界面指引在网络上的信息的通信。Web浏览器通 常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能够访问在因特网或万维网上的网站。Web浏览 器允许用户在网络上以信息的分组来容易地发送和接收消息。这样的 信息的分组可以包括搜索引擎网站的地址,诸如www.dogpile.com。
在诸如因特网的网络上共享信息的普及和简易已经导致对支持高 网络通信流量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的需要。一个应对这种需要的机 制可以被称为数据中心。在因特网的环境中,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改善 性能或增强因特网的用途的处理、存储以及支持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 数据中心也可以被部署在其它环境中。例如,金融机构可以使用一个 或多个数据中心来存储金融账户和交易信息。
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数据处理和/或存储能力。在运行中,数据中心 可以连接到网络,并且可以接收和响应来自网络的检索、处理和/或存 储数据的各种请求。除了广泛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之外,数据 中心通常支持高速数据传递和路由能力。为了满足未来的网络需求, 数据中心能力可以持续扩展。
发明内容
一种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连接中心(hub),所述连接中心具有 多个对接区(docking region)并且被配置来向每一个对接区提供电力、 数据网络接口、冷却流体供给管以及冷却流体返回管;以及多个装运 集装箱,其每一个都装有向系统添加预定量的计算能力的模块化计算 环境。每一个装运集装箱可以包括:a)耦接到数据网络接口的多个处理 单元,每一个处理单元包括微处理器;b)热交换器,其被配置为通过 使冷却流体从供给管流经热交换器以及将冷却流体排入返回管中来将 所述多个处理单元产生的热量移除;以及c)对接部件,其被配置为在 对接区中的一个处可释放地耦接到连接中心以接收电力、连接到数据 网络接口以及接收和排出冷却流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处理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存 储设备。对接部件可以包括快速连接对接部件。连接中心可以包括脊 柱(spine);连接中心可以包括圈(ring)。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模块化数据中心包括连接中心以及多个集装 箱。连接中心可以具有多个对接区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向每一个对接区 提供电力、数据网络接口、冷却流体供给管以及冷却流体返回管。每 一个集装箱可以装有具有多个计算设备的模块化计算环境,所述多个 计算设备共同地向模块化数据中心添加大的预定量的计算能力。每一 个集装箱可以进一步具有:a)第一热交换回路,其被配置为将热量从计 算设备转移到热交换器;b)第二热交换回路,其包括热交换器、冷却 流体供给管和冷却流体返回管,该第二热交换回路被配置为将热量从 集装箱内的热交换器经由冷却流体供给管和冷却流体返回管中的冷却 流体转移至在集装箱外面的系统;以及c)对接部件,其在所述多个对 接区中的一个处可释放地连接到脊柱以接收电力、连接到数据网络接 口、从冷却流体供应管接收冷却流体以及将返回冷却流体排出到冷却 流体返回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歌公司,未经谷歌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5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