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和显现光学隐藏标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5957.X | 申请日: | 200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尤里康斯坦廷诺维奇·尼奇恩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里康斯坦廷诺维奇·尼奇恩科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勇;郑建晖 |
地址: | 俄罗斯联邦车*** | 国省代码: | 俄罗斯;R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显现 光学 隐藏 标记 方法 | ||
相关技术
本发明涉及读出装置,其用于那些隐藏的不被视觉感知的信息,主要可以用于显现物体的隐藏的识别图像(标记),这可以防范非授权复制(伪造),以及用于以下方面的研究目的:通过表面能值的变化,显现物体表面层中的光学不可见结构。
现有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用于创建和显现光学不可见标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依靠激光束,可以在被保护物(特别是钻石形式的珠宝)的表面区域形成隐藏的不能被肉眼感知的图像(保护性标签),通过使用适当的光学设备可以使该图像随后显现(US,No.4467172)。
已知的显现隐藏的图像的技术方法的缺点包括,它的应用领域有限。例如,在给珠宝尤其是钻石作标记时,要通过光学设备显现的保护性标签的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如此之大,以致它们被视为产品中的缺陷,由此显著地降低了产品的审美属性和价值。
还有一种创建和显现光学不可见标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通过修改物体的表面的至少一个区域,在物体的表面上创建光学不可见标记图像,然后通过蚀刻显现该标记图像微结构,随后使用强大的光学或电子显微镜观看该图像(RU,No.2073270,C1)。
这种已知的制造和显现光学不可见标记的方法的缺点,一如前例,包括其应用领域有限,因为它只能应用于薄膜形式的特殊聚合物材料,以及若不使用强大的显微镜就不能够显现潜藏的标记图像。
另外,该已知方法在第一次显现(也即,通过蚀刻显现)之后,不能将该标签保持为光学不可见。
最接近本发明的是以下的这种制造和显现光学不可见标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首先抛光物体的表面。在该抛光的表面上,通过修改该抛光表面的至少一个区域,形成光学不可见标记图像。表面修改的结果是,被修改位置的表面能改变了。继而,通过在前述的物体表面的附近建立一种亚稳定环境,使所述标记图像显现。通过所述环境,制造一特殊结构形式的标记图像,所述特殊结构由亚稳定环境的稳定相粒子形成于该物体表面具有不同表面能的位置处(WO.02/089041,C1,EP 1391841)。
该已知方法的缺点包括,视觉感知的标记图像的对比度相对低,因为修改过的和未修改的表面区域的表面能的差异小,因此图像质量高度依赖于所研究表面的污染情况。
此外,在标记重复显现期间,标记图像可能从之前显现图像开始,被以下结构的图像覆盖,所述结构由凝结物蒸发期间,多个凝结中心的融合和新中心的出现而形成(图1)。即,相对均匀的表面污染物微粒层(其总是出现在真实世界的显现中)在下列事件中被修改:液体在表面上的凝结,和凝结物的蒸发,伴随着随机分布的微粒孤岛在所考察表面上的形成。在随后的显现中,这些微粒孤岛可以成为另外的功能性凝结中心,扭曲标记图像。
发明公开
所公开的发明的主要任务是,在物体的表面创建持久的光学不可见标记(即借助任何光学显微镜都不可见),通过增加凝结中心——其在显现期间形成标记——的密度以及通过降低表面污染物对所观看图像的对比度的影响,所述不可见标记在真实世界环境中具有高品质的显现图像,特别是具有高的对比度和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具有任意数目的连贯显现周期。
所述任务的解决,是通过利用一种创建和显现光学不可见标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首先抛光物体的表面,通过修改抛光表面的至少一个区域,在该表面上形成光学不可见标记图像;所述表面修改的结果是,被修改位置的表面能改变了,继而,依靠在前述物体表面附近建立亚稳定环境,显现所述标记图像。通过所述环境,制造一特殊结构形式的标记图像,所述特殊结构由亚稳定环境的稳定相粒子形成于该物体表面具有不同表面能的位置处,其中,根据本发明,在进行光学不可见标记图像的每一个显现过程之前,所讨论的含有被修改区域的表面通过摩擦被电学地带电并清洁。
附图简述
下面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
图1:具有光学不可见标记图像的物体表面,其正在根据原型方法进行显现过程。
图2:具有光学不可见标记图像的物体表面,其正在根据所要求保护的方法进行显现过程。
最佳实施方案
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具体实施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里康斯坦廷诺维奇·尼奇恩科,未经尤里康斯坦廷诺维奇·尼奇恩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5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