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区监控与诊断的供暖、通风、空调及制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6177.7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M·F·塔拉斯;A·利夫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0 | 分类号: | F25B49/00;F24D19/10;G01K13/00;F24F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佐晞;刘华联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监控 诊断 供暖 通风 空调 制冷系统 | ||
1.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
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并把制冷剂传给第一换热器,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热器进入膨胀装置,然后进入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
至少一个空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上方的空气进入至少一个空气管道,所述至少一个空气管道把经调节的空气传入多个气候控制区,每个所述气候控制区具有单独的空气处理元件和制冷系统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和
所述制冷系统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为定期对每个所述气候控制区中的所述空气处理元件和制冷系统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进行诊断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管道包括一个单一的管道,所述单一的管道将空气传入多个气候控制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各个所述气候控制区相关的所述空气处理元件包括至少一个供气阻尼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气候控制区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所述空气处理元件包括一个空气端节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包括多个蒸发器,通过与所述多个蒸发器相关的各个空气驱动装置,各个所述气候控制区被提供以经调节的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蒸发器和所述多个空气驱动装置包含在由所述控制器执行的所述诊断测试的步骤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感应传入所述多个气候控制区的空气的温度,且感应到的所述温度在所述诊断测试的步骤前后进行比较以确认发生故障的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状况在每个所述诊断测试的步骤前后被感应以确定系统元件是否发生故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诊断测试通过因特网向远程位置提供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元件依次被测试。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受测试的所述元件返回到其原始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测试的频率至少取决于所述元件的重要和可靠程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至少一天进行一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被记录和保存一段时间以确定元件退化。
15.一种运行制冷系统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个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并把制冷剂传给第一换热器,制冷剂从所述第一换热器进入膨胀装置,然后进入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
提供至少一个空气驱动装置,所述空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上方的空气进入至少一个空气管道,所述至少一个空气管道把经调节的空气传入多个气候控制区,每个所述气候控制区具有单独的空气处理元件和制冷系统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和
通过对每个所述气候控制区中的所述空气处理元件和制冷系统元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定期进行诊断测试而控制所述制冷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气候控制区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所述空气处理元件包括一个空气端节热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包括多个蒸发器,通过与所述多个蒸发器相关的各个空气驱动装置,各个所述气候控制区被提供以经调节的空气。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感应传入所述多个气候控制区的空气的温度,且感应到的所述温度在所述诊断测试的步骤前后进行比较以确认发生故障的元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冷状况在每个所述诊断测试的步骤前后被感应以确定系统元件是否发生故障。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诊断测试,通过因特网向远程位置提供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61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物涂料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造纸机干燥部换热系统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