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二稳定位置和三稳定位置流体操作促动器的模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6459.7 | 申请日: | 200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2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斯·海德曼;彼得·弗雷经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2 | 分类号: | F15B11/12;F16H61/3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 翔;林月俊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稳定 位置 流体 操作 促动 模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流体压力操作的促动器,尤其涉及用于实现促动器的具有两个和三个稳定位置的变体的制造模块系统。
背景技术
流体操作的促动器、即利用流体压力操作的促动器被广泛使用。一些例子是挖掘机内的液压缸和生产自动化设备中的气压缸。在用于重型卡车和客车的变速器中,气压促动器经常用于换档的全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
简言之,简单的流体操作促动器由缸壳体、至少一个盖和固定地连接到活塞杆的活塞构成。活塞位于缸壳体和盖内侧。因此,造成了两个压力室,在活塞的每一侧上各有一个。密封设备允许这些室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将流体压力施加到任一个室,力施加在活塞上,将促使活塞移动。缸壳体和盖允许活塞和活塞杆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的轴向运动。这些端部位置将称为稳定位置。当流体压力施加在任一个室内时,稳定位置对应于平衡位置。
出于特殊目的,已开发出更复杂的流体操作促动器。已通过多个室和另外的同轴活塞实现了两个以上稳定位置。这些另外的活塞具有相对于缸壳体和活塞杆有限的轴向运动可能性。
在EP1035357中示出了用于重型卡车的典型变速器。为了用数量有限的齿轮实现大量有用的传动比,变速器由三个主功能单元、分离器部分34、主部分35和副部分(range section)38组成。该分离器部分提供将动力从输入轴2传递到副轴4的两种可能路径。这些传输路径的哪个路径有效由双作用齿式离合器(“同步联接”)12决定。主部分35提供将动力从副轴4传递到主轴(“中间轴”)3的数个可能的传输路径。多个齿式离合器18、20和32能够一次接合一个,以使这些路径有效。最后,副部分38能够视作与主部分35串联的双速变速箱。该副部分具有一般称为低速范围的减速档和称为高速范围的直接档,该直接档没有速度变化。齿式离合器套筒44的位置决定哪个范围档位有效。
在大多数重型卡车变速器中,该分离器部分和副部分由气压促动器操作。通常,分离器部分内的齿式离合器具有两个稳定位置,各用于所述路径中的每一个。同样,副部分的齿式离合器也通常具有两个稳定位置,一个用于高速范围,一个用于低速范围。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该分离器部分和副部分每个均能由具有两个稳定位置的简单气压促动器操作。
近年来,已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案,它们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在分离器部分或副部分内使用中间空档位置是有利的。EP1035357提出了具有空档位置的分离器部分,该空档位置用于降低在一些不适当的换档中损坏变速器的风险。然而,对于换档杆和换档方式的某些设计,这种装置对于主部分不是必需的。对于所关注的自动变速器变体,这也不是要求的。
此外,EP1055845提出具有空档位置的副部分。该副部分用于降低主部分手动换档的工作量,并且使得能够使用较小且较低廉的齿式变速器。这也将便于简单离心式离合器的使用,如在US-2004/0262115中提出的离心式离合器,因为该离合器不需要在主部分换档期间分离。然而,换档时间可能增加,且在自动变速器变体中的使用可能成问题。
总之,具有空档位置的分离器部分和副部分可能无法在重型卡车变速器家族的所有变体中使用。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具有两个稳定位置而无空档位置的更简单的常规设计将是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因此,存在着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具有两个或三个稳定位置的流体操作促动器的需要。这通过如下的设计解决,即在该设计中,大体上相同的坯体用于具有两个和三个稳定位置的促动器变体的缸壳体。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包括用于盖的至少一个开口,且所述坯体对于所述二稳定位置促动器和三稳定位置促动器这两种变体是相同的,且所述坯体至少为如下设置做准备:
第一压力通道,
第二压力通道,和
所述缸壳体的第一缸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未经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6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