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电子CT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6624.9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3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大井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T1/161 | 分类号: | G01T1/16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电子 ct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从被检测体内分布的正电子放射性同位素(放射 性同位素,RI:Radio Isotope)释放的伽玛射线的正电子CT装置,尤其 涉及一种同时诊断两个关心部位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现有的检测伽玛射线的正电子CT装置(以下,简称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装置)为例进行说明。PET装置具备:检测部,其 将检测伽玛射线的伽玛射线检测器呈环形排列;图像处理部,其根据从检 测部的检测结果获得的一致(coincidence)数据,生成所谓的断层图像或 三维图像的RI分布图像。各伽玛射线检测器包括:将通过伽玛射线入射 而发光的闪烁体片二维排列构成的闪烁体;将闪烁体的发光转换为电信号 的光电子增倍管等。并且,向在检测部的中空部载置的被检测体给予用正 电子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RI:Radio Isotope)标记的放射性药 剂。体内分布的正电子放射性同位素向180度相反方向释放两根伽玛射线。 各伽玛射线检测器检测向被检测体外释放的伽玛射线,并输出电信号。图 像处理部根据在电信号不同的位置(闪烁体片)同时检测(同时计数)出 时的数据(以下可称作一致数据),生成被检测体的RI分布图像。
从如此构成的全身用PET装置得到的RI分布图像主要适用于诊断肿 瘤的有无、位置、恶性度等。但是,检测部的中空部直径约65cm到90cm 因此RI分布图像的清晰度低,通常难以辨别10mm以下的肿瘤。
与此相对,有如专用于诊断乳房的乳腺摄影(mammo)PET装置那样, 仅将被检测体的确定的关心部位作为诊断对象的PET装置。图11(a)是 现有例的乳腺摄影PET装置的检测部的主视图,图11(b)是其垂直剖视 图,图11(c)是其水平剖视图。如图所示,由于将呈环形的检测部51的 内径设为小径(例如18cm),使排列在检测部51内的伽玛射线检测器(省 略图示)接近关心部位K1即乳房(以下可记为“乳房K1”),因此与全身 用PET相比,对即使更小的肿瘤也可能发现、辨别(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2)。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45178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183022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但是,具有这种结构的现有设备存在下述问题。
即,由于恶性肿瘤的癌多向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较多,所以在诊断乳房 K1中有无肿瘤的同时,需要诊断其附近的淋巴结中有无肿瘤,与乳房K1 一起淋巴结也成为关心部位。特别是癌的淋巴结转移最初导致的前哨淋巴 结在诊断乳房K1时,常成为第二关心部位。如果是乳癌时,通常腋窝(腋 下)淋巴结(以下可记为“腋窝淋巴结K2”)成为前哨淋巴结。但是,如 图11所示,因为腋窝淋巴结K2位于稍远离乳房KI的腋下附近,所以在 如图11所示的检测部51,附近的臂部和肋骨B(参照图11(b))妨碍伽 玛射线的检测,从而不能充分地诊断腋窝淋巴结。
因此,除通过乳腺摄影PET装置的诊断之外,还需要利用检测单光子 (single photon)的专用的伽玛射线机诊断腋窝淋巴结,或者另行进行前 哨淋巴结K2的切片检测。如上所述,现有的乳腺摄影PET装置存在不能 对乳房K1及其前哨淋巴结K2两个关心部位同时诊断的缺陷。另外,存 在由此导致的对被检测体M的负担增大的缺陷。
进而,对于乳房,必须对左右乳房K1分别进行诊断,因此增加了所 述的各种缺陷。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诊断 两个不同的关心部位的正电子CT装置。
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采取以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6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互联网数据报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数字式低压配电网无功功率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