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乙酸尾气净化及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0141.3 | 申请日: | 200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德;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德 |
主分类号: | C07C51/363 | 分类号: | C07C51/363;C07C53/16;B01D5/00;F25J3/0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7北京市朝阳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酸 尾气 净化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乙酸尾气净化及利用方法,属精细化工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醋酸氯化法生产氯乙酸的过程中,每生产一吨氯乙酸要产生四百公斤左右的氯化氢气体,由于尾气成分复杂,不能直接用于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因此,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只将尾气用水吸收成30%左右的副产盐酸,作为废酸低价出售给金属加工行业,供酸洗除锈用,或作为废酸中和处理。
中国专利CN1837175A公开了氯乙酸生产工艺的改进方法,让含有氯化氢、醋酸、氯乙酸、酰氯、氯化硫等气体的尾气,在进吸收塔之前,首先进入一个内装有盐酸的吸收器,把尾气中带有的醋酸、氯乙酸、酰氯、氯化硫回收一部分,即回收酸,作为原料和催化剂再加入反应器中继续进行反应。这样是回收了部分原料和氯化中间体,但回收的份额是很有限的,只为醋酸消耗定额的3%左右,而最终吸收制成的30%左右的盐酸中仍含有严重超标的氯化中间体,仍是污染严重不合格的废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回收尾气中醋酸及氯化中间体;并制成符合工业用合成盐酸标准的盐酸或干燥的纯度较高(>99%)氯化氢气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从氯化反应釜气液分离器出来的含有醋酸和氯化中间体的尾气,进入两只串联的冷却冷凝器,分别用地下水和冷冻盐水冷却后进入分离器分离酸液。然后进入充填有浸有有机硅的超细玻璃纤维过滤器,除去酸雾后送入浓硫酸洗涤器,经浓硫酸洗涤后的尾气除去酸雾后,即得到干燥的较纯的氯化氢气体;该气体再经水吸收就制得工业用盐酸。分段冷却冷凝的条件是将尾气冷却至0℃~-20℃。优化条件是-10℃~-20℃;浓硫酸洗涤的条件是浓硫酸浓度为93%~98%,优化条件是95%~98%。
采用上述技术后本发明的效果为:可以回收醋酸消耗定额10%以上的原料及氯化中间体;并制成符合工业用合成酸标准的盐酸。同时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氯乙酸尾气先用地下水冷却至25℃;再用-5℃~-10℃冷冻盐水冷却至0℃,合并冷凝液,分析其成分为:氯乙酰氯10%(重量),乙酰氯30~40%(重量),醋酸、氯乙酸、氯化硫等35~45%,余者为盐酸。
实施例二
将上述经过两段冷却冷凝的尾气,用98%的浓硫酸洗涤,收集洗涤后的干燥氯化氢,分析其组成为:氯乙酰酸含量(重量):>99%,水含量(重量):<0.02%。最后用水吸收,制成高纯盐酸,分析结果为:氯化氢含量%(重量):33%,H2SO4含量(以SO42-计,×10-6)<1,游离氯含量(以Cl-计,×10-6)<1,CH3OOH,及氯乙酰,氯乙酸等未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德,未经张天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0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多酚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纳米阻燃级氢氧化镁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