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链条炉排锅炉等压送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0162.5 | 申请日: | 200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会;欧阳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聪会;欧阳秉利 |
主分类号: | F23L1/00 | 分类号: | F23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326辽宁省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链条 锅炉 等压 送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中央空调空气动力学原理,在工业链条炉排锅炉实施等压均匀送风的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F23L“工业送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链条炉排锅炉的炉排送风一般是采用矩形或扇形风室送风,这种送风方式给炉排供风的面积是相同的,因不具备等压送风的基本条件,存在送风不均匀的问题。尽管人们想了多种办法,如采用导流板、节流隔板等以改善配风不均匀的缺陷,但都不理想,大大影响了燃烧效率,导致燃料消耗大,造成燃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工业链条炉排锅炉实施等压均匀送风的装置,即由链条炉排锅炉两侧进风、侧面等截面出风口的等压风道和等压风室组成。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降耗、实现锅炉理想燃烧工况的工业链条炉排锅炉等压送风装置。
要解决的问题
要实现均匀送风,必须使得每个侧孔的静压乃整个风道全长上的静压保持不变;各个侧孔的流量系数或局部阻力系数相等;还要使送出的气流的方向尽可能与风道的轴线垂直,即气流的出角尽可能大些。为了保持风道全长上的静压不变,必须使风道首端速度大于末端速度,并使首端和末端的动压差(或两侧孔间的动压差)等于风道全长上的压力损失。
与此同时,还必须沿着风道的长度方向来改变截面;也就是说,风道的截面应向着末端方向逐渐地缩小。因流速下降而产生的静压复得,往往大于风道的压力损失,故不得不沿着气流前进方向把截面缩小,使富裕的静压转化为动压;只有这样才能使风道全长上的静压保持恒定。必须使得风道每个侧孔出风的风压、风速相等,等压风室的静压得到平衡,才能实现工业锅炉链条炉排的均匀供风方式。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利用中央空调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在大型工业链条炉排锅炉实施等压均匀送风的装置。是大型链条炉排节能降耗、实现锅炉理想燃烧工况的重要环节。本装置采用锅炉两侧进风,风道中间加置中间隔板,沿风道送风方向逐渐减少截面、侧面出风口的等压均匀供风方式。本装置均匀送风的目的这样实现的,由鼓风机送风,空气进入不同截面进风通道(1);通过配风板(2)这等将锅炉燃烧空气送入等截面的侧出风口(3)进入等压风室(4)两侧气流在风道中间隔板(5)的隔离下,分别由两侧穿越风道侧孔,进入等压风室,穿越炉排条缝直接进入燃烧煤层。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大型工业链条炉排锅炉实施等压均匀送风的装置,是大型链条炉排节能降耗、实现锅炉理想燃烧工况的重要环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工业链条炉排锅炉实施等压均匀送风的装置的左侧示意图。图中:1、风道,2、配风板,3、侧出风口,4、等压风室,5、中间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工业链条炉排锅炉等压送风装置的组成结构:1、两侧进风的风道,在2、配风板,5、中间隔离板的作用下。燃烧用空气由3、侧出风口,进入4、等压风室。
工业链条炉排锅炉等压送风装置,包括风道、配风板、侧出风口、和中间隔离板、等压风室。风道内设有配风板,风道的侧面设有侧出风口,侧出风口连接等压风室,等压风道中间设置有中间隔离板。
所述风道的横截面可以呈多种形状如圆形、矩形或变形矩形;所述横截面的面积沿风道送风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的侧出风口设置为等截面的出风口。且该侧出风口可以设置在等压送风装置的单面或双面。
本发明采用配风板装置,在动压作用下,风道内的气流速度平行于风道轴线。在静压作用下促使空气通过侧孔流出并产生一个垂直风道壁面的静压速度,进入等压风室实现均匀送风自动调整。配风板装置在不同截面风道中间设有中间隔离板,两侧气流在中间隔板的隔断下由两侧出风口均匀送入等压风室,保证条缝出口风量、风压相等。
本发明装置,其均匀送风的目的这样实现的,由鼓风机送风,空气进入不同截面进风通道1,通过配风板2将锅炉燃烧空气送入侧出风口3,进入等压风室4,两侧气流在风道中间隔板的隔断下,由两侧出风口均匀送入等压风室,穿越炉排条缝直接进入燃烧煤层。在动压作用下,风道内的气流速度平行于风道轴线。在静压作用下促使空气通过侧孔流出并产生一个垂直风道壁面的静压速度,实现均匀送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聪会;欧阳秉利,未经王聪会;欧阳秉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0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环境监测功能的手持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次用吸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