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架构及其操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1870.0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7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士·D·贝内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博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H04M11/00;H04M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晓红;纪媛媛 |
地址: | 美国加州尔湾***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架构 及其 操控 方法 | ||
1. 一种通信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交换电话网;
互联网;
有线网;
前端系统,其连接到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有线网和互联网;
所述前端系统用于在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和所述互联网之间桥接呼叫;
用户端电话设备,具有同时与所述前端系统和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相关联的电话号码,该电话设备与所述前端系统的计费服务器交互以获取授权,以便所述前端系统可以为其提供所述互联网和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之间的桥接服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系统还用于在所述有线网和所述互联网之间桥接呼叫,以及在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和所述有线网之间桥接呼叫。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系统的计费服务器还用于监视所述电话设备对所述前端系统桥接服务的使用情况。
4. 一种通信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交换电话网;
互联网;
有线网;
前端系统,其连接到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有线网和互联网;
所述前端系统用于在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和互联网之间桥接呼叫、在所述有线网和互联网之间桥接呼叫,以及在所述有线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之间桥接呼叫。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架构包括多个有线调制解调器电路,其中每个有线调制解调器电路至少服务一个用户并包括:
有线网络接口;
至少一个POTS接口;
桥接电路,其用于在VoIP格式和POTS格式之间桥接呼叫。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架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有线调制解调器电路与至少一个公共交换电话网号码和至少一个IP地址相关联。
7. 一种延伸至住宅内的通信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交换电话网;
互联网;
前端系统,同时连接到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和所述互联网;
有线网,其连接到所述前端系统,并延伸到所述住宅;
第一无线接入点,连接到位于所述住宅外部的所述互联网;
第二无线接入点,连接到位于所述住宅内部的所述有线网;
移动终端,其具有无线收发器,当该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住宅外部时,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当该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住宅内部时,其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
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与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相关联的电话号码;
所述前端系统支持地址映射,可实现使用所述电话号码、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的通信。
8. 一种通信架构的操控方法,该通信架构包括有线网,连接到该有线网、互联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的前端系统,以及连接到该有线网的多个有线调制解调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前端系统接收来自用户端电话设备的呼叫桥接请求,该电话设备具有同时与所述前端系统和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相关联的电话号码;
所述前端系统与所述电话设备交互,验证所述电话设备的授权信息,判断是否可为其在所述互联网和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之间桥接呼叫;
所述前端系统为所述电话设备在所述互联网和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之间桥接呼叫。
9. 一种通信架构的操控方法,该通信架构包括有线网,连接到该有线网、互联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的前端系统,以及连接到该有线网的多个有线调制解调器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前端系统在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和所述互联网之间桥接第一呼叫;
所述前端系统在所述有线网和所述互联网之间桥接第二呼叫;
所述前端系统在所述有线网和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之间桥接第三呼叫。
10. 一种通信架构的操控方法,该通信架构包括有线网,连接到该有线网、互联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的前端系统,连接到位于住宅外部的所述互联网的第一无线接入点,连接到所述住宅内部的所述有线网的第二无线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住宅外部时,所述前端系统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向该移动终端传送呼叫;
当所述移动终端位于所述住宅内部时,所述前端系统将呼叫传送至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
所述前端系统支持地址映射,可实现使用单个电话号码、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博通公司,未经美国博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18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