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同轴电缆网上的以太网收发装置及以太网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2385.5 | 申请日: | 200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7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H04L12/28;H04B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东 |
地址: | 310053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同轴电缆 网上 以太网 收发 装置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传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同轴电缆网上的以太网收发装置及以太网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有线电视光纤同轴网络(HFC)中,电视节目由前端经光纤传送到电视网络靠近用户的光同轴终端(一般情况下,一个光同轴终端覆盖周边的300~500个用户),在光同轴终端处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再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将电视信号经居民楼传送到各个居民家中。随着人们对双向传输新业务(例如,交互数字电视、在有线电视网上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等多媒体通信等宽带业务)需求的增长,只能单向传输的有线电视网要开展双向业务,所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双向改造。双向改造是有线电视网从单功能向多功能发展,从广播电视网向信息网发展的第一道门槛。
以太网具有简单、低成本和易扩展的优势成为HFC双向改造的较佳选择,然而,由于广电的电视同轴分配网络在接入点和同轴终端之间以及各同轴终端之间的传输,是一个有较大恒定衰减的网络,不同于几乎无衰减总线型的同轴以太网,也不同于点对点双绞线以太网网络。其传输的衰减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接入点和同轴终端之间的衰减特征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的有线电视同轴分配网中楼接入点到各同轴终端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每一个居民楼内,有一个楼头放大器,对电视信号进行放大,以弥补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假设,一个6层居民楼有6个单元,每一个单元有12户,那么经过楼头放大器放大后的电视信号,首先经过一个6分配器,将电视信号能量平均分配到6个单元,然后,通过在每个单元内的每层楼上的二分支器,再将电视信号分到每层楼的两户居民家(同轴终端)中。为了保证电视信号到各家各户的信号幅度一致(因为各家的电视机接收信号的幅度要一致),所以各层楼的分支器衰减幅度不同,比如信号一般是从一楼传送到六楼,处于信号传输近端的一楼,不需要经过后面的分支器和传输电缆,因此需将一楼分支器的衰减幅度设置为较大,例如,通常为14db的衰减;而二楼分支器的衰减幅度稍小,例如12db,以此类推。这样,在电视信号源通过同一个同轴分配网络传输到12家的传输过程中,虽然传输距离和传输路径不同,但同一电视信号源经接入点到各同轴终端的衰减是相同的。
具体地说,经过楼头放大器放大后的电视信号首先经过一个6分配器,经电视信号能量平均分配到6个单元,在每一个单元内部,在每层楼有一个二分支器,将电视信号分到每层楼的两户。那么这个网络的衰减为大约31dB。该衰减值在理论上的计算大致为:一个6分配器(9dB)、5个不同楼层的分支器和一个6楼的2分配器(14dB)和大约50米(楼道35米加室内15米)的同轴电缆线(10dB,按照高频1000MHz的衰减计算),一共加起来为33dB。实际工程中一般小于31dB。也就是说,楼头放大器的输出为100dBuv,而用户端电视机的接收幅度为69dBuv。
2)各同轴终端之间的衰减特征
在有线电视同轴分配网中的不同同轴终端之间,由于两个同轴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时,所经过的分支设备(分配器或分支器)的个数不同,因此衰减幅度不同。各个同轴终端之间的衰减,至少在25dB以上,最大可以到达60dB左右。具体地说,同一个分支器的两个分支同轴终端的衰减(相当于分支器的相互隔离度参数),大约在25dB到30dB之间。不同分支器的所接的同轴终端之间的衰减,相当于是一个反向隔离度参数再加上一个分支损耗参数,大约在40dB到60dB之间。
从上述两条衰减特征来看,如果在同轴电缆网上实现以太网传输协议,特别是在以太网的MAC层实现CSMA/CD协议的情况下,不仅需要以太网接入点与各个同轴终端互通,还要做到各个同轴终端之间是互通的。也就是说,以太网接入点与各个同轴网络互通需要克服31dB左右的衰减,各个同轴终端之间的互通需要克服25dB到60dB之间的衰减。
现在市场上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入芯片的规格有10/100M自适应、GE(千兆以太网)和10GE(万兆以太网)等。这类芯片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物理层的编码、数模转换、时钟恢复以及模拟的放大等,其结构上包括对外的接口(模拟信号)以及对MAC层的接口(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2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块卡夹器
- 下一篇:路由区登记方法和系统以及路由区列表更新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