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刺果油用于制备治疗蚊虫叮咬产品的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02547.5 申请日: 2007-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1229249A 公开(公告)日: 2008-07-30
发明(设计)人: 王洪飞;李强;李宏;杜冰;刘东;宋旭波;石爽 申请(专利权)人: 王洪飞;李强;李宏;杜冰;刘东;宋旭波;石爽
主分类号: A61K36/73 分类号: A61K36/73;A61K9/107;A61K9/00;A61P17/02;A61P17/04;A61K13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01北京市朝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青刺果油 用于 制备 治疗 蚊虫 叮咬 产品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青刺果油用于制备治疗蚊虫叮咬产品的应用。可制备成乳剂或油剂用于消肿止瘁。

背景技术

夏季,蚊虫肆虐,人体极易被蚊虫咬伤,咬伤后常会出现瘙瘁症状,并呈现红肿状态。即影响日常工作及休息,又会使人不断的抓挠,继而导致皮炎或留下疤痕,或出现过敏性皮炎反应,经久不愈。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非常常见。蚊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肤,由于蚊虫的唾液或毒腺的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这些抗原在进入人体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变应性反应而引起炎症。严重时个别患儿局部产生大疱、出血性坏死等严重反应,是夏季皮肤科常见病症。

如咬伤部位在脸、上肢、下肢等夏季暴露在外的部位,还会对个人形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工作及生活。因此,有效的治疗蚊虫叮咬的产品将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经我们研究发现,青刺果油对治疗蚊虫叮咬效果极佳,如与其它相关产品合用则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青刺果油系蔷薇科植物扁核木Prinsepia Utilis Royle的种子通过压榨或萃取的方法获得的。扁核木的果实习称青刺果,因此种子油习称为青剌果油,。扁核木主要生长在我国云、贵、川、台湾地区海拔1800-3200米的高原及山地。

云南少数民族有使用青刺果油的习俗,传统认为,在节日饮用少量的青刺果油,可确保一年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对青刺果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青刺果油具有一定调节血脂、抗氧化和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张晓鹏,林晓明.青刺果油调节血脂及对人血小板体外聚集作用的影响.卫生研究.2005,34(1):79)。对损伤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刘诣,陈淑杰,莫正纪,等.复方青娜油对消炎痛/乙醇引起小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华西药学杂志,2003,18(3):232 233)。

发明内容

青刺果油应用于蚊虫叮咬可以有多种方式:

1.直接应用:将青刺果油均匀涂于蚊虫叮咬患处,即是用100%的青刺果油。

2.与薄荷油、茶树油、桉叶油及其它基质油(如甜杏仁油、橄榄油、小麦胚芽油、矿物油)等配合应用,15%≤青刺果油所占重量<100%。

3.青刺果油可制成乳剂,在乳剂中所占重量比为5-15%。

4.青刺果油制成的产品在治疗蚊虫叮咬上主要表现为止痒、消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100%青刺果油装瓶,灭菌,包装。

实施例2:

配方:    青刺果油      96%

          薄荷油        1%

          茶树油        1%

          桉叶油        1%

          维生素E       0.8%

          尼泊金乙酯    0.2%

制法:将配方中各组分混合,强力搅拌1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脱气,通过胶体磨压磨,形成均匀稳定的液体,混合液经过滤后,装瓶,灭菌,包装。

实施例3:

配方:    青刺果油      80%

          茶树油        1%

          橄榄油        18.8%

          尼泊金乙酯    0.2%

制法:将配方中各组分混合,强力搅拌1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脱气,通过胶体磨压磨,形成均匀稳定的液体,混合液经过滤后,装瓶,包装。

实施例4:

配方:    青刺果油      15%

          桉叶油        1%

          甜杏仁油      83.8%

          尼泊金乙酯    0.2%

制法:将配方中各组分混合,强力搅拌2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脱气,通过胶体磨压磨,形成均匀稳定的液体,混合液经过滤后,装瓶,灭菌,包装。

实施例5:

配方:    青刺果油          15%

          蜂蜡              3.0%

          羊毛脂            2.0%

          硬脂酸            3.0%

          肉豆蔻酸异丙酯    1.0%

          丙二醇            5.0%

          三乙醇胺          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飞;李强;李宏;杜冰;刘东;宋旭波;石爽,未经王洪飞;李强;李宏;杜冰;刘东;宋旭波;石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2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