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炭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2588.4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彤;董成旭;魏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01B31/08;B01J2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微孔的多孔炭材料,该材料可用作分子吸附剂、变压吸附吸附剂、分离膜材料、催化剂及载体等。提出一种微孔炭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微孔炭一般用高含碳物质为原料,如煤、坚果壳、高分子材料等,采用炭化法或活化法制备,利用炭沉积等方法对孔进一步修饰。孔结构的可调控性较差。采用新型的调孔技术制备微孔炭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提高工艺的可操作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微孔炭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控原料性质有效调控孔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微孔炭材料的方法,并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孔结构的调控,以满足不同的用途。
实施本发明的构思基于:酚醛树脂具有较高的碳化收率,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炭材料的制备,是制备炭材料的理想原料之一,微孔结构的形成除了和炭化过程相关外还决定于前驱体结构,利用控制前驱体结构,实现对微孔炭材料孔结构的控制。本发明是利用通过精制酚醛树脂,得到不同分子量的酚醛树脂,利用原料分子量的不同,得到不同孔结构的微孔炭。
实施本发明的具体方法是:将酚和醛配成水溶液,酚∶醛摩尔比=1∶0.7-2,加入少量添加剂(盐酸、乙酸或氨水等),加热至70-95度,恒温反应0.1-3小时,然后进行水蒸汽蒸馏,除去游离酚,对除酚后的树脂进行沉淀分级或色谱分级精制,获得不同分子量的精制树脂,利用精制后的树脂进行成型,然后干燥、炭化、冷却得到微孔炭。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采用平均分子量为11500的酚醛树脂为原料,将其溶于乙醇制成均匀的溶液,加入6%%的六亚甲基四胺,将溶液涂覆在不锈钢支撑体上,自然干燥后以每分钟0.5度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度,恒温1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所得微孔炭的氮吸附孔直径为
实施例2:采用平均分子量为2000的酚醛树脂为原料,将其溶于乙醇制成均匀的溶液,加入6%的六亚甲基四胺,将溶液涂覆在不锈钢支撑体上,自然干燥后以每分钟0.5度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度,恒温1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所得微孔炭的氮吸附孔直径为
实施例3:采用平均分子量为460的酚醛树脂为原料,将其溶于乙醇制成均匀的溶液,入6%%的六亚甲基四胺,将溶液涂覆在不锈钢支撑体上,自然干燥后以每分钟0.5度的升速度,升温至800度,恒温1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所得微孔炭的氮吸附孔直径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2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盘卧式加工中心专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