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立式光遮断器装置与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2694.2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2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名京;庄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8 | 分类号: | H03K17/9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遮断 装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立式光遮断器装置及制造方法,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免基板光遮断器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立式光遮断器利用侦测光信号的有无,来作为一个开关的机制,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对立式光遮断器发展趋势为小体积、低成本及高精确度。常见的对立式光遮断器其制作方式为将封装好的光侦测器与光接收器作为插件设置于一基板上,再进入过锡炉步骤,将光侦测器与光接收器焊接于基板上,最后再与遮光罩作结合,以完成对立式光遮断器成品。
此种对立式光遮断器的制作方式,在光侦测器与光接收器封装完成之后,尚须经过繁杂的插件、过锡炉等程序,整个过程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及大量成本,且过锡炉的过程必须使对立式光遮断器承受高温,可能造成组件的损坏,而影响成品的可靠度。
因此如何发展出新的对立式光遮断器制作方式,以及相对应的结构,用以降低成本,并增加生产效率,且提高成品的可靠度,为现今对立式光遮断器制造厂商所期盼的愿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立式光遮断器制造方法,用以减少制造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立式光遮断器装置,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可靠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立式光遮断器装置,具有接收器、信号源及金属支架。接收器与信号源成为一对立结构,使接收器可以接收信号源所发出的信号。金属支架连接接收器与信号源,可以同时传递信号给接收器与信号源。
金属支架分为第一直立部、第二直立部及水平部。第一直立部与第二直立部对立平行而设置,且其上分别装设有接收器和信号源。水平部与第一直立部及第二直立部相连接,用以传递信号到接收器与信号源。而此对立式光遮断器相对应的制作方式为先成型多个金属支架于金属模板上。接着在金属支架上封装接收器与信号源。然后再弯折金属支架上具有接收器跟信号源的部分,使两者成为对立平行的结构。此时金属支架大致可以分为第一直立部、第二直立部及水平部三个部分。信号源与接收器为分别装设于第一直立部与第二直立部上。接下来,射出成型一外壳来包覆住水平部后,在分离金属支架与金属模板后,可直接将金属支架上射出成型对立式遮光罩。也可在制程中,射出成型一外壳来包覆住水平部后,再分离金属支架与金属模板。最后,将具有对立结构的金属支架与对立式遮光罩结合,成为一对立式遮光器。
由于此种对立式光遮断器直接在金属支架上封装信号源与侦测器,再利用弯折的方式成为平行对立结构,因此不需要插件于基板以及过焊炉的步骤,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也省略了基板的成本。此外,由于不会有焊炉高温影响,可以增加产品可靠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金属支架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对立式光遮断器的图式。
图4A、5A、6A、7A及8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作步骤的正面图。
图4B、5B、6B、7B及8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作步骤的侧面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作步骤中的组装图示。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作的成品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制作的成品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信号源
104-接收器
106-外壳
108-对立式遮光罩
110-孔洞
202-金属支架
204-第一直立部
206-第二直立部
208-水平部
210-信号传递端
302-对立式遮光罩
402-信号源
404-接收器
406-金属模板
408-金属支架
410-固定条
412-透镜
414-连接点
602-第一直立部
604-第二直立部
606-水平部
702-外壳
704-开口
802-信号传递端
902-对立式遮光罩
904-孔洞
906-对立式光遮断器本体
920-对立式遮光罩
92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2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文件发送的改进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反式环丙烷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