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盘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3584.8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邱显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点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74;B65G43/00;B65G57/02;B65G5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盘机。
背景技术
一般厂房是以自动化的生产线输送大量的工作物92(如图1所示),且于生产线末端设一大型的容纳盒93,其用以将工作物92全部集中后,再进一步做后续处理(例如包装或品管)。
现有集中工作物92的容纳盒93存在如下缺点:
1、工作物表面易彼此撞击而刮伤。现有生产线以容纳盒集中工作物的方式,是让生产线上的工作物全部自动落入容纳盒内,必然造成部分工作物彼此摩擦或撞击而刮伤,造成严重瑕疵。
2、单一操作员只能操作一个工作站。若为避免生产线上的工作物落入容纳盒时产生撞击而刮伤,则需在容纳盒旁站一操作员负责拿取工作物(或将工作物排开,以免撞击)。但是,这样一来,一个操作员只能负责一个工作站,人力成本极高。
3、浪费贮存空间且不便运送。让生产线上的工作物直接落入容纳盒,虽是最简单的收集方式,但是,工作物会散落在容纳盒内,一则无法确实装满容纳盒(浪费贮存空间),二则散乱无章的工作物堆在容纳盒内,可能高出容纳盒,要一个个重新堆置整理很浪费时间,不整理则不便运送。
若生产高精密的产品、电子类产品或高科技产品,是无法使用上述的方式,因此,有必要研发新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收盘机,其能够避免工作物表面彼此撞击而刮伤,可让单一操作员操作更多工作站,并节省贮存空间且方便运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收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结构,至少具有一第一垂直空间、一第二垂直空间及一水平移动空间;该水平移动空间至少包括:一第一工作位置及一第二工作位置;一第一垂直移动部,至少具有一第一导引部、一第一驱动元件、一第一传动元件及一第一置物台;该第一驱动元件通过该第一传动元件,驱动该第一置物台沿该第一导引部而垂直移动,并可移动至该第一工作位置;一第二垂直移动部,至少具有一第二导引部、一第二驱动元件、一第二传动元件及一第二置物台;该第二驱动元件通过该第二传动元件,驱动该第二置物台沿该第一导引部而垂直移动,并可移动至该第二工作位置;一水平移动部,至少具有一水平导引部、一水平驱动部、一活动工作部及一夹持部;该水平驱动部驱动该活动工作部,使其沿该水平导引部带动该夹持部,并于该第一、第二工作位置间移动;该夹持部用以夹持/放开一工作盘,该工作盘是用以容纳至少一工作物;一控制部,用以控制该第一驱动元件、该第二驱动元件、该水平驱动部与该夹持部。
前述的收盘机,其中第一驱动元件及第二驱动元件,是选自马达、步进马达、气压缸及液压缸中之一。
前述的收盘机,其中第一传动元件及第二传动元件,是选自链条、齿条、皮带、钢索、滚珠螺杆中之一。
前述的收盘机,其中控制部又包括数个感应器,其分别用以感测所述第一垂直移动部、第二垂直移动部及水平移动部的实际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避免工作物表面彼此撞击而刮伤,可让单一操作员操作更多工作站,并节省贮存空间且方便运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暨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平面动作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的平面动作示意图二
图中标号说明:
10主结构 10A第一垂直空间
10B第二垂直空间 10C水平移动空间
20第一垂直移动部 21第一导引部
22第一驱动元件 23第一传动元件
24第一置物台 30第二垂直移动部
31第二导引部 32第二驱动元件
33第二传动元件 34第二置物台
40水平移动部 41水平导引部
42水平驱动部 43活动工作部
44夹持部 50控制部
91工作盘 92工作物
93容纳盒 P1第一工作位置
P2第二工作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收盘机』,参阅图2至图4,其包括:
一主结构10,至少具有一第一垂直空间10A、一第二垂直空间10B及一水平移动空间10C;该水平移动空间10C至少包括一第一工作位置P1及一第二工作位置P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点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点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3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