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自动接收的语音控制系统及语音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8018.6 | 申请日: | 200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1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闵鸿;沈家麟;许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00 | 分类号: | G10L15/00;G10L15/08;H03K17/94;G08C17/02;G08C1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自动 接收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控制系统与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应用自动化语音接收的语音控制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在语音控制系统中收音装置的收音功能的开启,除了用一般的开关来控制外,其它常见的方式还有即按即说(Push To Talk,PTT)和语音触发(VoiceTrigger),但都有其使用上限制及不便之处。
当以即按即说方式控制收音装置的开关时,在装置上必需额外设计一个独立按键,而用户想要输入语音前,必需先记得按此按键,才能启动收音功能。除此之外,倘若用户恰巧无法空出手执行此一按键动作,则此动作实会造成用户的不便,也大大地限制了此类收音装置可被使用的场合。
为了解决类似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可以用声音开启收音装置的收音功能的语音触发方法。该类收音装置平时处于待机状态,当想要使用时,用户需说出一预设的特定触发词(Trigger Word),经识别系统确认之后,该收音装置的收音功能才完全被开启,录下后续的声音或接收后续的语音指令。此类方法尤其常见于利用语音识别装置开启的电子装置,如声控电子开关等。
但利用此类方法开启的收音装置必需一直处于待机状态,以随时接收用户说出的特定触发词。因此,对于部分强调省电的微电子装置来说,此装置相对来说十分耗电。此外,除了特定触发词本身可能受语音识别装置误判而无法开启,因而通常需要复述该特定触发词外,由于持续收音,该语音识别功能易受背景噪音的干扰而更增加识别的错误率。
而且,若用户忘记该特定触发词,或是不知该特定触发词,将均无法开启该收音装置。而且每次使用前均需说出特定触发词,也容易让用户对此接口不够人性化而感到厌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语音自动接收的语音控制系统,可让用户不需做额外动作即可启动语音控制系统的收音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语音自动接收的语音控制系统,包含一感应装置、一收音装置及一语音控制系统。当该感应装置感应到一启动信号时,会通过一第一传输模块传输一开启信号至一收音装置,该收音装置即根据该开启信号而启动并开始收音。接着通过一第二传输模块,将收到的语音传输至一语音控制系统,该语音控制系统即可根据该收音装置收到的语音指令而动作。
如上所述的装置中该感应装置可依用户需要而为一温度检测器、振动检测器、影像检测器或其组合。
如上所述的装置中该感应装置可依用户需要调整其感应范围或敏感度。
如上所述的装置中该收音装置可为一麦克风。
如上所述的装置中该第一传输模块可为有线传输模块或无线传输模块。
如上所述的装置中该第二传输模块可为有线传输模块或无线传输模块。
如上所述的装置中该收音装置的关闭,可由一关闭信号关闭。
如上所述的装置中该关闭信号在该启动信号消失后而产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语音自动接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一启动信号;b.感应该启动信号;c.传送一开启信号并开始收音;及d.执行收到的语音指令。
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步骤a的启动信号可为人体的体温、振动、影像或其组合。
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步骤b可通过感应人体的体温、感应外来的振动或感应一预设的影像或其组合而实现。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安全性的语音自动接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提供一启动信号;b.感应该启动信号;c.识别该感应信号,若识别结果正确,则传送一开启信号以开启一收音装置,并开始收音;及d.执行收到的语音指令。
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步骤c可通过一指纹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或其组合而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具安全性的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20、30感应装置
11、21、31启动信号收音装置
12、22、32第一传输模块
13、23、33开启信号
14、24、35收音装置
15、25、36第二传输模块
16、26、37语音控制系统
261用户结束输入语音
27关闭信号
34识别装置
341信号确认
342正确
343不正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8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
- 下一篇:一种多网联动的余废热能集中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