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8193.5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3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西本雅彦;中西直树;小野将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于光磁盘等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或消去等处理的光学式信息处理装置中,在为其主要部件的光学式磁头(head)装置中使用的具有再生/记录信号及各种伺服信号等的检测功能的光拾取(pick up)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在形成光磁盘中最大市场的CD(Compact Disc)中,对其记录/再生使用波长为780nm~820nm带的近红外(near-infrared)半导体激光。而对正在迅速普及的、为记录密度更高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DVD(DigitalVersatile Disc)的记录/再生,为了缩小光点(spot)而使用为波长更短的635nm~680nm带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并且,引导(guide)沟的间距因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而不同。对于这些规格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光信息记录媒体,要求能够用一台装置来进行记录/再生。并且,在DVD中,有DVD-R等引导沟间距为0.74μm的装置、和DVD-RAM等引导沟间距为1.23μm的装置,对于这些装置也同样要求用一台装置来进行对应。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以往提出了图7所示的那样的光拾取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7为示出了以往的光拾取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要结构图。
在图7中,符号1为半导体激光光源,符号2为半透明反射镜(half-mirror)(或电子束分离器),符号3为准直仪透镜(collimater lens),符号4为物镜,符号5为检测透镜,符号6为光信息记录媒体,符号7为具有用规定图案进行多分割的受光面的光检测器,符号8为透镜支架,符号9为由规定的磁气电路构成的两次元促动器(actuator),符号10为特殊衍射光栅。
如图7所示,物镜4被固定在透镜支架8内,同时,由两次元促动器9沿着光轴(来自半导体激光光源1的激光25的前进方向)的方向(以下,将该方向称为聚焦方向)及跟踪方向这两个方向进行驱动。并且,特殊衍射光栅10被配置在半导体激光光源1和半透明反射镜2之间。来自半导体激光光源1的激光25,由特殊衍射光栅10至少衍射分支为0级光、+1级衍射光及-1级衍射光这3条光束(省略图示),然后,由半透明反射镜2反射,再通过准直仪透镜3到达物镜4。由特殊衍射光栅10衍射分支的0级光、+1级衍射光及-1级衍射光,通过物镜4各自独立地聚在光信息记录媒体6的记录面上,形成3个聚光点。此时,如图8(左侧)所示,3个聚光点12(对应于0级光)、13(对应于+1级衍射光)及14(对应于-1级衍射光),同时被聚在多个引导沟11中的同一引导沟上,该多个引导沟11是在光信息记录媒体6上周期性(间距TD)设置的。即,聚光点12、13及14被配置成大致为直线状。
并且,如图7所示,上述各聚光点的来自光信息记录媒体6的反射光,沿着与去路几乎相同的光路且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依次通过物镜4及准直仪透镜3之后,到达半透明反射镜2,然后,该反射光的光量的一部分透过半透明反射镜2,再通过检测透镜5,入射到设置在多分割光检测器7内的规定受光面。这里,根据从多分割光检测器7内的各受光面获得的检测信号,由规定的运算电路,来检测出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等记录在物镜位置控制信号、及光信息记录媒体6的记录面上的信息信号等。此时,如图8(右侧)所示,用与以往型差动推挽(DPP)方式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运算电路,对在多分割光检测器7的各受光面7a(聚光点12的反射光的受光面)、7b(聚光点13的反射光的受光面)及7c(聚光点14的反射光的受光面)的每一个面检测出的信号进行处理,来检测出上述跟踪误差信号。该运算电路是由连接到被分割为两部分的各受光面7a、7b及7c的每一个受光面的减法器15a、15b及15c,连接到减法器15b及15c的加法器16,连接到加法器16的放大器17,以及连接到减法器15a及放大器17的减法器18等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8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