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113.8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柯才焕;骆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9J5/02;G09F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类 标记 方法 | ||
1.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1)贝类表面的脱水处理:除去贝类表面的附着物;
2)贝类表面的酸蚀处理:在除去贝类表面的附着物的贝类表面待标记区域涂抹酸蚀溶液进行酸蚀处理1~10min,使贝类表面在脱钙的基础上进一步浸蚀,形成供标记液与贝类进行机械嵌合的接触面,所述的酸蚀溶液是浓度为30%~70%的磷酸溶液;
3)标志用标记牌的预处理:对标记牌与粘结液接触面使用蘸有乙醇的脱脂棉球进行擦拭,用冷风吹干,保持干燥;
4)贝类表面的标记:在干净玻璃台面上将标记用粘结粉和粘结液进行调和配制成粘结剂,将粘结剂在贝类预先处理好的表面上涂抹,同时粘上已干燥处理过的标记牌;
5)用冷风吹干粘结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贝类为鲍、扇贝、文蛤、牡蛎、贻贝、栉江瑶和西施舌贝壳贝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除去贝类贝壳表面的附着物是使用蘸有无水乙醇或医用酒精的脱脂棉球擦拭贝壳表面待标记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的粘结剂由粘结粉和粘结液组成,按质量百分比,粘结粉的组成及其含量为三氧化二铝15%~25%,氟化钙20%~30%,磷酸铝5%~15%,氧化锌5%~15%,二氧化硅20%~25%,氟化钠0~5%;按质量百分比,粘结液的组成及其含量为聚丙烯酸40%~45%,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5%~15%,蒸馏水40%~50%,按质量比,粘结粉∶粘结液=1~1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粘结粉的制备:将三氧化二铝、氟化钙、磷酸铝、氧化锌、二氧化硅和氟化钠按质量百分比称重,混合粉碎后置于坩锅中,放入高温炉中烧制后,冷却,研磨,制成粘结粉;
2)粘结液的制备:将聚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共聚物和蒸馏水按质量百分比称重,在水浴中搅拌溶解,制成粘结液;
3)按质量比粘结粉∶粘结液=1~1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粘结粉时,高温炉的温度为1000~180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过50~150目筛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贝类的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粘结液时,水浴的温度为4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1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盒
- 下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屏行引线的ITO布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