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力加压吻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130.1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2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石铮;杨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铮;杨明智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5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力 加压 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吻合器械,特别适用于小口径空腔脏器对大口径空腔脏器的端侧吻合,比如胆肠、胰肠或输尿管膀胱之间的吻合等,亦适用于低位直肠癌施行保肛手术时的结肠肛管吻合。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遇到口径大小相差悬殊的空腔脏器需要吻合时,传统的做法是用缝线进行手工端侧吻合,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特别发生在小口径管腔太细,往往不足0.5cm,提供吻合的游离段短,常常只有0.2cm-0.5cm,且暴露不充分,例如行肝门部或高位胆管空肠吻合时。以上客观条件限制了传统吻合器的应用,手工缝合的和难度及不连续性使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以及漏或瘘的几率升高,且手工操作吻合口两侧组织不易分层对齐,或在手工缝合时缝线异物及管腔内液体的不断刺激,吻合口狭窄作为术后的远期并发症时有发生。吻合返流也是长期困惑外科医生的一个处理起来很棘手的难题。
公开号“CN1792336A”专利提供了一种利用磁性吸引力完成胆肠无缝合吻合的支架,但当发生在小口径管腔太细,往往不足0.5cm、提供吻合的游离段短,常常只有0.2cm-0.5cm时,而且当吻合的两侧脏脏存在一定的张力时,受体积所限如此之小的支架的材质、造价以及能否提供足够的吸力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法提供了一种显著不同的小口径空腔脏器对大口径空腔脏器的端侧吻合装置,其制作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有效避免吻合口出血、漏或瘘、狭窄及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医疗成本,社会效益可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设计出一种结构和操作都很简单的弹力加压吻合装置,用来进行小口径空腔脏器对大口径空腔脏器的端侧吻合,且能有效避免现有技术造成的诸多并发症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装置包括支架管与之相连导引管,与导引管相连的穿刺针,弹力环状加压片及安装用套管。其特点是支架管近端外缘环状突起;导引管为软质,安装用套管整体内径略大于支架管外径。另一特点是支架管和弹力环状加压片表面作过生物相容性处理的不锈钢、有机塑料或可生物降解材料铸成,且弹力环状加压片备良好的弹性,与安装用套管一样,可以通过裁剪其内外缘调整其内径或长度。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吻合口存在一定的张力及弹力环状加压片的弹力,两力作用的完美结合使吻合口愈加牢固,环状连续加压吻合,分层合准确,操作简便易行,导引管可做引流用,外引流时术后可连同支架管一并拨出,内引流时可于吻合口内缘组织受压坏死脱落后由较大管腔排出体外,不留异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吻合口出血、漏或瘘、及狭窄的发生;而术后在吻合口大管腔壁形成的类似乳头状结构有可能防止返流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装置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弹力环状加压片侧视示意图
图3弹力环状加压片前视示意图
图4支架管侧视示意图
图5安装用套管与弹力环状加压片侧视示意图
图6安装用套管与弹力环状加压片在大口径空腔脏器侧壁预置剖视示意图
图7完成吻合后两管壁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弹力环状加压片1和支架管2表面作过生物相容性处理的不锈钢、有机塑料或可生物降解材料铸成,且弹力环状加压片1具备良好的弹性,与安装用套管5一样,可以通过裁剪其内外缘调整其内径或长度。导引管4可做引流用,外引流时术后可连同支架管一并拨出,内引流时可于吻合口内缘组织受压坏死脱落后由较大管腔排出体外。
图2为弹力环状加压片1前视示意图。其内部环片个数可在二至数十之间,自然状态下其片状内环的内径等同或略小于支架管2的外径,以便吻合状态下把两侧的管壁卡压在支架管2的环状突起上缘。图3为弹力环状加压片1的侧视示意图,整体呈漏斗状,通过裁剪其外缘调整其高度略大于小管腔游离段的长度。
图4为支架管2侧视示意图,为了达到更好的吻合效果,其环状突起的外径与备吻合的小口径管腔相匹配,即略大于或与之等同,太大影响植入,太小会使吻合口变小。其上缘呈钭坡状以便于植入,其下缘与支架管2夹角不大于90°。图5示安装用套管5的内径应略大于支架管2的环状突起的外径。
图6示安装用套管5与弹力环状加压片1在大口径空腔脏器侧壁预置,小口径空腔脏器游离端荷包缝合或结扎在支架管2的环状突起之下。穿刺针4与导引管3从安装用套管5内的腔壁穿出,并在导引管3保持一定拉力的情况下取出安装套管5,此设置可保证吻合口大管腔壁形成的类似乳头状结构。检查调整使弹力环状加压片1完全卡压在支架管2的环状突起之上,完成操作后两侧管壁如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铮;杨明智,未经石铮;杨明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电热水器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纳米氧化镍复合粉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