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272.8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邱波;方维平;伊晓东;林凌;王跃敏;万惠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88 | 分类号: | B01J27/188;C10G47/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永秀;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多 加氢裂化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杂多酸、加氢组分和载体,载体为多孔性耐热无机材料,加氢组分为双金属混合物,杂多酸为H3PW12O40·nH2O,H3PMo12O40·nH2O,H4SiW12O40·nH2O或H4SiMo12O40·nH2O,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催化剂各组分的含量中杂多酸为20%~70%,加氢组分镍与钴总含量以单质计为5%~20%,其中钴与镍的含量比为1/10~3/5,余量为载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为SiO2或氧化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载体的比表面大于300m2·g-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双金属混合物为Ni和Co化合物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i和Co化合物的混合物为硝酸镍与硝酸钴混合溶液,醋酸镍与醋酸钴混合溶液或草酸镍与草酸钴混合溶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杂多酸为具有Keggin结构的H3PW12O40·nH2O或H3PMo12O40·nH2O。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催化剂各组分的含量中杂多酸为40%~6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加氢组分镍与钴总含量以单质计为5%~1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1)选择催化剂载体;
2)根据催化剂的组分含量配制加氢组分的金属盐水溶液;
3)用步骤2配制的金属盐水溶液浸渍载体2~12h,将液-固分离后的固体物在80~150℃下烘干3~8h,再于350~450℃下焙烧4~8h;
4)根据催化剂的组分含量配制杂多酸水溶液;
5)用步骤4配制的杂多酸水溶液浸渍由步骤3所制得的含镍和钴的固体物,静置2~12h;在80~150℃下烘干3~8h,再经350~450℃焙烧4~8h,即成含杂多酸的加氢裂化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2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两个位移脉冲来测试或测量电气元件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游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