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粒径可控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09273.2 申请日: 2007-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1100519A 公开(公告)日: 2008-01-09
发明(设计)人: 翁建;刘敏;张其清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8J3/12 分类号: C08J3/12;C08L67/04;C08L5/08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永秀;马应森
地址: 361005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粒径 可控 聚合物 纳米 颗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纳米颗粒,尤其是涉及一种粒径可控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纳米颗粒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能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或被细胞融合,与人体组织有特殊亲和力,通过纳米颗粒的溶蚀,药物缓慢释出,而聚合物材料可降解成细胞正常代谢物质一水和二氧化碳。基于这些优点,目前,可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缓释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一个极具活力和十分诱人的新领域。

目前,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相分离法、乳化溶剂挥发法和喷雾法等(参见文献:1、Lee,S.C,Oh,J.T,Jang,M.H,Chung,S.I.J.Control.Release,1999,59,123;2、Sjostrom,B,Bergenstahl,B,Kronberg,B.J.Pharm.Sci.,1993,82,584;3、Witschi,C,Doelker,E.Eur.J.Pharm.Biopharm,1997,43,215;4、Smith PF.Idrugs 2003;6:1173-1177;5、Nomura T,Koreeda N,Yamashita F,Takakura Y,Hashida M.Pharm Res 1998;15:128-132),其中乳化溶剂挥发法的应用最为广泛。乳化-溶剂挥发法是将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搅拌下于水溶液中乳化,随着溶剂的挥发,聚合物纳米颗粒慢慢形成。此类方法在乳化过程中要用到大量表面活性剂,如聚乙烯醇,而此类表面活性剂通常会粘附在颗粒表面,导致颗粒的生物降解性能、体内分布、药物释放特性及生物相容性等的改变。近年来,有文献(Gadzinowski M,Sosnowski S,Slomkowski S.e-Polymers 2005,NO.084)提出采用透析法制备可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其制备过程为将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将其置于非溶剂中透析(一般为水),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以避免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成球性好,产率高,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大小不均,粒径无法控制。因纳米颗粒粒径的大小和分布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微粒在机体组织中的释药速度、被吸收部位及用药方式,因此控制聚合物纳米颗粒粒径及单分散性对微粒载体释药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避免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产率高、单分散性好、成球性高、粒径可控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

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得溶液A;

2)在溶液A中加入聚合物的非溶剂,得溶液B;

3)将溶液B转移至透析袋中,将透析袋置于透析液中透析,隔5min~4h换透析液;

4)透析40min~24h后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冷冻干燥,得粉末状的粒径可控聚合物纳米颗粒。

按质量比,聚合物∶溶剂∶非溶剂=(10~100)∶3000∶(0~1500)。

聚合物可以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壳聚糖等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

溶剂可以是丙酮、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DMSO)、稀盐酸等中的至少一种。

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MWCO应小于聚合物分子量。

非溶剂为水或/和乙醇等聚合物不溶的溶剂。透析液为水或/和乙醇等聚合物不溶的溶剂。

本发明采用改进的透析法成功地控制了聚合物纳米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与传统透析法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1)所得微纳米球粒径可通过改变聚合物浓度、溶剂的种类、溶剂与非溶剂的比例、非溶剂的滴加方式等而得到有效控制,最终粒径可以控制在50nm到2μm之间,且粒径分布窄;

2)所得微纳米球粒径呈单分散性,其分布比传统透析法更均一;

3)通过改善透析的条件,有效减少透析的时间,加快制备过程;且所得的纳米颗粒产率高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乳酸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图。在图1中,横坐标为粒径Diameter(nn),纵坐标为强度Intensity。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共聚物微球的扫描电镜图片。在图2中,坐标尺为2μm。

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聚乳酸纳米颗粒的扫描电镜图片。在图3中,坐标尺为2μm。

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壳聚糖微球的扫描电镜图片。在图4中,坐标尺为2μm。

图5为实施例5制备的聚乳酸纳米颗粒的扫描电镜图片。在图5中,坐标尺为2μm。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